種草養花、植樹護林、栽培農作物等方麵的勞動都可稱作為園藝勞動。園藝勞動有益身心已被醫學界所公認。在18世紀的歐洲,便把種植花草樹木、接近綠色當作治療精神疾病的一種療法。到了19世紀美國科學家還將園藝勞動稱之為“園藝療法”。1997年10月在日本舉行的“園藝療法世界大會”導致了國際醫學界的廣泛關注。
醫學家們通過長期的觀察和研究認為,園藝勞動的確是一項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能夠調節人的情緒,給人精神上帶來某種寄托和安慰。研究指出:人們在園藝勞動中,經常地接近綠色,能解除神經緊張,綠色環境中有豐富的負離子,能調節神經係統和促進血液循環,可善心肌功能,增加心肌營養,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園藝勞動對神經官能症、高血壓、肺氣腫、冠心病等病症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此外,園藝勞動還有怡情養性的作用,在有興趣的園藝勞動中會獲得一種充實的情感體驗。
第十節釣魚益養生
釣魚是一項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戶外活動,釣魚作為一項娛樂性修養身心的養生活動在我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曆史。釣魚對老年人尤為適宜,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開展這項活動,號稱“釣魚王國”的日本還經常進行釣魚比賽。
釣魚對於養生保健可起到如下作用:
1.釣魚可逸情養性垂釣通常在湖畔、河邊進行,那裏的風景優美、空氣清新,環境幽雅安靜,手持魚竿置身於幽靜、光明、芳香的大自然之中,既可領略大自然之美,又陶冶了性情,尤其是魚兒吞鉤之際,往往會激起無比的歡快之情,增加了生活的樂趣。
2.釣魚練氣功釣魚是一種動靜結合的運動,垂釣時手、眼、腿的有機配合,靜、意、動的協調都猶如在無形之中練氣功。這時調節大腦皮質功能,使人排除雜念,活備通絡都可起到一定的作用。特別是垂釣時的精神專注、平心靜氣、從容雅逸等待魚上鉤的心態更像在練靜坐氣功。故釣魚對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神經衰弱、神經性頭痛、精神憂鬱症,都市綜合症及某些慢性病均有輔助治療作用。
3.釣魚可增加生活的樂趣人到了老年,閑逸在家,時間一長往往會感到寂寞無聊、情緒消沉。如能培養步行去釣魚的興趣,這樣每次去垂釣都要經過一番跋涉,而每次鍛煉又能將身體寓於有趣的娛樂活動之中。這樣,便會使身體逸而不閑、勞而不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寂寞無聊的時間也會一晃而過,情緒也會歡快振作起來,便會對生活充滿了樂趣。
利用垂釣健身養性的例子古今皆有。《封神演義》中的傳奇人物薑子牙輔佐周文王安邦治國,日理萬機,活到97歲還身心健康,這與他有幾十年的釣魚生活是分不開的。
第十一節鬧適與養生
閑適不是懶惰,閑適與懶惰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懶惰是什麼事情也不想幹,思想常處於百無聊賴的狀態,懶惰最有損於身心的健康。閑適是通過節製來使身體得以安閑、自在,心性得以舒適。閑適是一種境界,閑適是一種樂趣。
就養生而言,閑適不是消極的休息,而是一種積極的進取。閑適是人生之途的加油站,閑適可給生命帶來勃勃的生機;閑適可使塵中忙忙碌碌追逐身外之物而疲憊的身心得以息養、解脫與升華。閑適有益於身心健康,對於離退休以後的老年人及體弱多病的人,持有閑適的生活方式與心境顯得尤為必要。
明代大學者、養生家高濂深得閑適的含義,他在其著作《遵生八箋中》說:(譯成白話)心中沒有焦慮的事,身體沒有過多的勞作,避開世俗虛名,順應時事而安適處之,這就是世間所說的“閑”。可是,閑並非指無所事事的行屍走肉,也不是擲骰子的賭博行為。閑而修身養性,以使心情舒暢,使人快樂而長壽,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閑適”了。我酷愛閑,一向好古,考察古代的學問、堯舜的訓誡……有時在鬆窗下拓印帖文,在書房中打開圖畫,此時,窗前香氣繚繞,欄杆間花影搖動,哪怕空著肚子,也會整天快樂得忘掉饑渴。書齋中的冰清玉潔,將人間的濁氣汙垢,一下子就衝滌得蕩然無存了。清心寡欲,滿誌為樂,還有什麼能比這更適意愉快呢?!
能夠說,學會真正的閑適是生命賞賜的禮物;學會閑適是生命旅途中的幸運;學會閑適可使人們從名利的重壓下解脫出來,使人們有閑情逸致做自己最喜歡做的有趣有益的事情,享受生命的本真。試想,倘若沒有閑適的心境,哪會有心思去聽音樂、練氣功、練書法,去垂釣、去養花。因此說,學會閑適最有益於身心的放鬆,最有益於身心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