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話說地產商綁架地方政府叫板中央政府(1 / 2)

話說地產商綁架地方政府叫板中央政府

大視點

作者:薑山

有人說,地產商之所以牛B,是因為他們眼光高遠,才智過人。

有人說,地產商之所以成為最有錢的人,是因為地產行業利潤大,商業的自然規律使然。

事實上,中國的地產商們不過是趕上了法律缺失、政策扭曲的好時代,撿了個大漏兒,進而使他們一步步“被迫”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樞紐人物和利益焦點,並進而不得不扮演綁架地方政府、叫板中央政府和被普通人唾棄的角色。

第一、法律缺失和政策扭曲,使地產商執掌中國經濟發展之牛耳。任何一個加速進入市場化、全球化的國家,一旦經曆持續經濟增長之後,必然會進入工業化升級、城市化加速的階段,而這一過程的最大特征就是:隨著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政府和市場如何有效地予以配置,是考驗國家政治集團“國家治理的智慧和策略”的重要體現,而對於人口眾多的中國而言,這一問題則更加嚴峻。由於中國對外開放後,在融入全球化和步入市場化方麵,非常缺乏經驗,“自信”而固執地要“摸著石頭過河”,於是在土地管理問題上反複折騰,抓不住要害,結果導致土地一旦被政府從民眾手中征用,並轉移到地產開發商手中之後,政府就基本上失去了土地及地產的控製權、收益權和支配權,更重要的是由於中央與地方的利益衝突越來越大,地方政府被迫把自身的收益與地產商的受益捆綁在一起,並且讓中央財政也分享得了一杯羹。據筆者參照中國官方有關數據估算,自2000年以來的十多年,中國地產開發累計達到36-40億平方米的竣工麵積,這意味著對金融、建築、建材、裝飾、機械、電子電器等各業的產業需求拉動高達32—38萬億元,給地方政府財政提供了9-10萬億元的直接貢獻,為地產商及其幕後利益集團提供了12-15萬億利潤。

由地產商“負責投入和辛苦勞動”、政府和各行各業分享好處的利益格局開始形成,最後導致地產商事實上扮演了“執中國經濟發展之牛耳”的角色。如果地產商被打壓,就會導致現階段中國經濟這頭病魔纏身的牛要麼打蔫臥倒在地,要麼四蹄亂踹抽風傷人。

第二、地產商建立了特殊的人際及利益關係網絡。平民總是考慮自己怎麼多掙錢、發大財,但對於超級富豪,特別是處於中國轉型期的超級富豪來說,一旦當錢多得要命的時候,其內心寒意和莫名恐懼如影隨行。因此,精心編製人脈及利益關係,是必做的功課。對於權力很大的部門及官員,自有運作的潛規則可以搞定;對於地方小神小鬼,按成本賣出一兩套房就可以落個大人情;對於媒體界的朋友,優惠賣房和小費激勵就可以互相叫好,對於沒事找茬的人,要麼小錢消災、要麼采取一物降一物的辦法。總體來說,核心朋友圈會囊括各界頭麵人物,該聚會則聚會,該單練則單練,最後會編織成一張緊固的、極具抗風險彈力的人際網絡。如此這般,隻要不出現極端的政治氣候,社會不發生大的亂局,地產商憑其人際關係和利益網,幾乎能夠辦成他們想辦成的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