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俞敏洪:做成事情的3個要素(1 / 1)

俞敏洪:做成事情的3個要素

大視點

作者:俞敏洪

不與他人攀比

當人充滿了自卑的時候,連身體都會不好。我大三時心情實在是鬱悶,每時每刻每天都在跟周圍的同學比較,越比越覺得自己不行,後來得了肺結核。但這場病卻救了我。因為我一下子跟同學拉遠了距離,上一屆的同學已經離我遠去,下一屆的同學跟我不熟悉,所以,我想跟別人比都沒得比。這個時候,我突然有了一種胸懷寬闊的感覺,我覺得為什麼我要跟人比,我就是我自己。我給自己定了一個不太高的目標,就是先滿足自己擁有的。當時我擁有的是我可以在北大畢業,但我知道我自己一定得不到高分,所以目標是“60分萬歲”。我在北大畢業時候的平均分是67分,依然是全班倒數第五名,但畢業的時候我已經有了一個非常良好的心態。在畢業典禮上,我講了這麼一段話:同學們你們都很厲害,我追了大家5年,一直沒有追上,還得了一場病。但是,請同學們相信,隻要我還活著,我不會放棄。你們5年做成的事情我做10年,你們10年幹成的事情,我幹20年,你幹20年幹成的事情,我幹40年。如果這輩子實在是追不上大家,我會保持身體健康、心情愉快,到了80歲以後,把你們一個一個送走了我再走。

其實,當你真心想要追趕的時候,你不需要40年,更不需要80年,差不多你比別人多花5到10年的時間就能夠追上去。但這裏就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努力讓自己成長。

做成事情的3個要素

靠什麼讓自己成長?人的一輩子要做成事情有3個要素:第一個要素叫做意願;第二個要素叫做能力;第三個要素叫做資源。這裏最重要的是你的意願。

當你有強烈的意願想要得到的時候,基本上你都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當然,不應該是違法的)。當你們去做事時,如果意願不夠強烈,那就增加自己的強烈意願;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意願已經足夠強烈,但不敢去做,那就克服你的自卑。隨著時間的推移,你不僅能幫助自己,還可以逐漸地幫助別人,關鍵是你要有一個意願。我從高考至今,可以說從來沒有一天放棄過自己的成長,這個成長就是一個強烈的意願,意味著你每一天都想比前一天更好。我每一天隻是跟自己比較,迄今為止30年的時間,我每天堅持寫日記,每周堅持寫周記,每月堅持寫月記,每年都要寫年終總結,這是為我自己,不是為別人。所以,在你的生命中如果有一天再也不去跟別人比較,你不跟別人比高矮,不跟別人比長相,不跟別人比是富二代還是窮二代,那麼,你的生命就已經開始成長了。

這個世界一定有人走著走著就停下來了,但你一直堅持下來,笑到最後的就是你。

能力是怎麼來的呢?能力是不斷積累起來的,沒有人能在一天之內把自己的能力提高。年輕時最幸福的年齡就是16歲到30歲,因為你一無所有,還可以擁有純粹的青春以及純粹的愛情。但到了30歲以後,你還會有純粹的青春和純粹的愛情嗎?那個時候一般來說不會擁有。那到了30歲以後靠什麼吃飯?靠你的學識、智慧、氣質、經驗,你和他人之間的非常美好的關係等,所有這些東西都是你從今天的每一步做起的。

除了意願和能力以外,還有一個要素是資源。在這個問題上,很多人抱怨資源都被官二代、富二代給占領了,中國社會變得越來越不公平,資源越來越集中,而我們一無所有,希望渺茫。其實在我看來,未來中國的機會比現在還要多,因為一個上升中的社會一般上升期都是100年左右,中國才走了30多年,且中國社會曆來都是一個對貧民階層開放的社會,未來機會將越來越大,關鍵仍然是靠自己如何去努力去把握。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有很多東西可以預料,你可以預料自己30歲怎麼樣,50歲怎麼樣,80歲怎麼樣。但是,有很多東西你無法預料。你到底在30歲的時候在幹什麼?50歲的時候幹什麼?80歲的時候幹什麼?所有這一切都是你從今天開始的選擇。你要選擇你生命的偉大是你自己的結果,你要選擇生命的窩囊也是你自己的結果。窩囊和偉大不來自於外界,不來自於你在什麼地方,而在於你內心的全部選擇和你堅定不移地不放棄所付出的努力,每付出一份努力你就變得有一絲收獲。如果你想要有一個偉大的、充滿樂趣和驚奇的人生,那麼,請從今天開始付出你的努力,不要去關注你50歲以後將會變成怎麼樣,你要相信的是你50歲以後一定會變得偉大。

編輯周晉鵬

《商道》雜誌QQ⑥群號

俞敏洪:新東方學校創始人,現任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被譽為當下中國青年大學生和創業者的“心靈導師”與“精神領袖”。被媒體評為最具升值潛力的十大企業新星之一,20世紀影響中國的25位企業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