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溫解表藥的主要作用是發散風寒,適用於外感風寒所致惡寒發熱、無汗或汗出不暢、頭痛身痛、舌苔薄白、脈浮等風寒表征;部分藥還可治療喘咳、水腫、麻疹、瘡瘍初起兼有風寒表征者。此類藥主要有生薑、麻黃、荊芥、防風等。
生薑
本品為薑科植物薑的根莖,別名生薑片。
【成分】生薑的主要成分是揮發油、薑辣素和澱粉。
【性味歸經】性微溫,味辛;歸肺、脾、胃經。
【功能】外能發汗,內能化痰,善治風寒咳嗽;又善溫中止嘔,治多種嘔吐。
【養生禁忌】陰虛內熱者忌服。
【選購保存】生薑以塊大、豐滿、質嫩者為佳。保存於陰涼通風處即可。
桂枝
本品為樟科常綠喬木肉桂的嫩枝,別名桂枝段、嫩桂枝、桂枝尖、桂枝木。
【成分】含有桂皮油、桂皮醛、桂皮酸鈉等。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甘;歸心、肺、膀胱經。
【功能】辛溫發散,甘溫助陽,外能發散風寒,內能溫通血脈,為風寒外感、寒凝血滯、陽不化氣等症之要藥。其發汗之力雖不及麻黃,然其味甘力緩又無傷陽之弊,故風寒感冒虛實皆可應用。
【養生禁忌】桂枝辛溫助熱,能傷陰動血,凡溫熱病及陰虛陽盛、血熱妄行者忌用;月經過多者及孕婦慎用。
【選購保存】桂枝以枝嫩、外表棕紅、斷麵白色、香氣濃者為佳。保存時注意防潮防塵。
麻黃
本品為麻黃科小灌木質麻黃的草質莖,別名生麻黃、西麻黃、淨麻黃、麻黃絨。
【成分】麻黃莖與根所含的成分不同,莖含麻黃型生物堿,根含大環精胺等幾種類型的生物堿。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微苦;歸肺、膀胱經。
【功能】作用重在開宣肺氣,以外散風寒、內平喘咳、下通水道,且宣散之力頗強,故隻適於風寒表實症、肺氣壅遏的實喘及風水水腫而無汗者。麻黃有發汗、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的痙攣並有平喘作用,另外還有明顯的利尿、抑菌、抗流感病毒等作用。
【養生禁忌】麻黃發汗力強,故用量不宜過大。體虛多汗、肺腎虛喘、虛性水腫者忌用,高血壓患者不宜使用。
【選購保存】麻黃以莖粗、幹燥、色淡綠、內心充實、味苦澀者為佳。宜貯存於通風幹燥處,需防潮、防塵。
白芷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杭白芷的根,別名川白芷、香白芷、杭白芷。
【成分】興安白芷含芷素、白芷醚、白芷毒素等,杭白芷根含6種呋喃香豆精和2種白色結晶物品。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歸肺、胃經。
【功能】辛散,祛風,止痛,溫燥除濕,芳香通竅,尤以善散陽明風寒見長,為陽明頭痛、鼻淵頭痛要藥。兼可排膿療癰。
【養生禁忌】陰虛血熱者忌服。
【選購保存】白芷以幹燥、根條肥大、體堅實、粉性足、香氣濃鬱者為佳。保存時宜置於幹燥陰涼處,注意防潮防黴。
荊芥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帶花序的全草或花穗,別名荊芥穗、芥穗。
【成分】含有揮發油1.8%,油中主要成分為左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及少量右旋檸檬烯等。
【性味歸經】性微溫,味辛;歸肺、肝經。
【功能】以辛為用,長於散風,外感風寒、風熱均為常用。荊芥有解熱、鎮靜、鎮痛、抗炎、祛痰、平喘、抗過敏作用。荊芥炭炙有止血作用。
【養生禁忌】不宜久煎。
【選購保存】以色紫、莖細、穗多而密、香氣濃者為佳。需貯存於通風幹燥處,注意防潮防塵。
辛夷花
本品為木蘭科落葉灌木植物辛夷的花蕾,別名辛夷、木筆花、迎春花。
【成分】辛夷含揮發油2.86%,油的主要成分為α-鬆油二環烯、桉油精、胡椒酚甲醚和柑醛等,後三者為辛味成分。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歸肺、胃經。
【功能】辛散溫通,芳香走竄,上行頭麵,善通鼻竅,為治鼻淵頭痛要藥。辛夷有局部收斂作用,用於治療鼻部炎症,可保護黏膜表麵。其莖、葉所含木蘭花堿和柳葉木蘭堿有阻斷神經節和降壓的作用。辛夷還能興奮子宮,並有抗病微生物作用。
【養生禁忌】陰虛火旺者忌服。
【選購保存】以花蕾碩大、未開放、色黃綠、無枝葉雜質者為佳。保存時置於陰冷幹燥處,注意防潮濕、防蟲蛀。
胡荽
本品為傘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胡荽的全草,別名香菜、香荽、胡菜、芫荽。
【成分】主要含維生素C、正癸醛、壬醛和芳樟醇等。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歸肺、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