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鬆溉:一品古鎮 千年滄桑
城市記憶
作者:鄧明珠 何力
悠悠古鎮
在重慶永川城南,有一座古鎮,它以境內鬆子山、溉(jì)水而得名鬆子溉,簡稱鬆溉。滾滾流過的長江賦予了鬆溉特有的韻味,斑駁的老土牆和石板路記錄了它曆經千年的滄桑。
漫步在鬆溉古鎮的街巷中,你會驚奇地發現一些熟悉的地名:菜園壩、兩路口、臨江街、黃桷樹……這絕不是古鎮為了方便遊覽而臨時取的名字,據資料考證,這些地名大多起於20世紀30年代末,因鬆溉的地形地貌與重慶市中區非常相似,當時聚彙於鬆溉的國民黨官員便借用重慶市中區的一些地名來命名鬆溉的部分街巷。從此以後,鬆溉便有了“小山城”“小重慶”的別稱。
鬆溉鎮地處永川縣南部長江北岸,追溯鬆溉古鎮的曆史,據傳已有千年之久,但始建時間無從考證。可考之處最早見於鬆溉玉皇觀內明朝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知縣徐先登德政碑文記載中描述,縣治曾移此。可知當時鬆溉已有場鎮,且頗具規模。昔日,因鬆溉自古為長江水陸要衝,係永川唯一水碼頭,故成為永川、瀘縣、璧山、榮昌、大足、銅梁、隆昌等周邊縣市商賈來往重慶販運和做生意的物資集散樞紐,土特產品常從鬆溉裝船外運,外地工業品則從此處登岸內運,故花紗、白酒、裝卸運輸業發達,馬幫、餐飲、住宿興盛。直至解放初,鬆溉仍為永川第一大鎮,素有“白日千人拱手、夜晚萬盞明燈”之說。
“一品古鎮,十裏老街,百年風雲,千載文脈,萬裏長江”。除了大規模的傳統民居,古鎮裏還散布著老官廟、東嶽廟、紫雲宮、城隍廟等“九宮十八廟”,更有羅家祠堂、樊家祠堂、遊家祠堂等大量宗族祠堂,以及陳家大院、邵家大院、刁家大院等大批明清四合院保留至今。律動的建築遺存、優美的自然景觀、豐富的人文遺址以及獨特的碼頭文化,給到過鬆溉的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繁榮一時
自清代以來的300多年,是鬆溉發展的“黃金時代”。 從清代初期開始,隨著“湖廣填四川”這一曆史過程的推進,大批外地人進入鬆溉艱苦創業。到了1937年,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大量的“下江人”(隨國民黨中央政府從長江中下遊一同前往重慶的人)聚集鬆溉,鬆溉一時間進入空前的繁榮時期,場鎮人口增至2萬多人。當時鬆溉場鎮的規模幾乎是現在的3倍,大小共26條街,青石板路更是長達6公裏以上。
那時候,鬆溉鎮也處於工商業發展最為鼎盛的時期:槽坊多達36家,遍布於兩路口至上碼頭街間,在鎮上文昌街進行交易的白酒更銷往瀘州、宜賓、樂山、內江等地;在觀音閣一帶頗具生產規模的窄布紡織作坊就有70多家,銷售輻射至黔北地區;每年的菜油產量達10多萬公斤。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鬆溉的大商號就有56家之多。此外,鬆溉還有10多個醬園廠,以及棉紗、木器、鐵器、金銀器、煙絲、竹編、鞭炮、刺繡、紙紮、印刷、度量衡、麵粉、曲藥等一大批手工業作坊,形成了門類齊全的手工業體係,並形成了主要經營絲綢與窄布的正街、經營白酒的文昌街、經營大米的玉皇觀等一批專業的商品集散市場。
也是在1937年,由宋美齡任主任委員的新生活婦女指導委員會將鬆溉列為全川4個紡織實驗區之一,為了解決來川抗戰誌士家屬的生活問題,於1938年建起了擁有9個車間、800多名工人的現代化紡織企業鬆溉新運紡織廠,安排抗屬工作,進行生產自救。宋美齡對實驗區極為關懷,於當年秋天乘水上飛機前往鬆溉紡織實驗區視察,她走進紡織車間,勉勵女工努力工作,支援抗戰。當地至今還流傳著一段宋美齡與鬆溉美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