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難為古人(2 / 2)

公羊明羽聞言反應過來,忙合上賬簿躬身道:“明羽善專,贖罪贖罪,我遊訪大陸時,士農工商俱為所好,對算數一學也算癡迷,明羽覺得算籌橫為一豎為十太過繁瑣麻煩,靈機之下便想到這個排珠,初次製作時,梁上一珠為十,梁下十珠各為一,不過用起來手指移動幅度太大,有些不方便,直到近日明羽才偶得巧遇改良了算盤,梁上兩珠各為五,梁下五珠各為一,這樣排珠就小巧許多,還容易攜帶,這每一檔都代表不同的位數,逢五下一,逢十進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進一...”

秦儀聽得不由大為驚訝,因為公羊明羽將算盤基礎的加減法都概括進去,而且還有些簡單的乘法運算,這在大陸上無疑是創舉,因為算籌橫為一豎為十,但沒有百位,隻能算完之後再從頭數一遍,算出最後結果,但是排珠一出來,就直接劃分了位數,算完直接讀出來就可以,根本不用再從頭相加,無疑節省了大部分時間。

“剛才拜訪時見秦夫人與管家正在算賬,一時忍不住才賣弄一下,還請秦夫人贖罪。”公羊明羽一口氣介紹完自己的排珠,才略帶些自豪的叩請恕罪。

“明羽客氣了,公羊家與我秦家自太祖時就同朝為官,你父親又是先公鎮南王的學生,你我兩家可謂世交,明羽自然不是外人。”施芸讚歎的一笑道。

秦儀也讚歎道:“此舉當為創世,開辟算術的先河,儀有幸得見,真的是三生有幸。”

華夏的算盤發明眾說紛紜,有的說是元朝,有的說是宋朝,還有人說起源於唐朝流行於宋朝,不管怎麼說,算盤的曆史也有好幾百年,但是在計算機普及的現在,仍然有很多人用算盤,華夏小學課堂也都有算盤課程和心算訓練,秦儀還記得他上小學的時候,就是把老爺子的鐵算盤當做滑板往返,那是他最有開心的一項運動。

當然,華夏的算盤從發明到成熟經曆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是公羊明羽竟然一個人完成了算盤的發明到改良,足可見這人是個大才,秦儀可以親眼看到算盤的誕生,何嚐沒有一些小激動。

“秦夫人,秦兄,你們可別再抬舉他了,”公羊默玉在旁說道,“他就是一塊木頭,整天隻知道搗鼓一些破爛玩意,回寒城兩年出門的次數都有限,整個人都快傻掉了。”

公羊明羽聞言不在意的一笑,拿起秦儀計算用的宣紙道:“秦儀,你和我說說這是什麼符號,竟然也能如此快的計算出來?”

公羊明羽的語氣有些不相信,似乎有些挑戰的味道。

秦儀搖頭一笑道:“這些東西隻是旁門左道,公羊兄何必當真?”

阿拉伯數字的發明,對世界數學發展的衝擊和震撼是巨大的,因為它簡單明了,更對現在數學的研究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秦儀反而覺得,這個大陸有算盤的出現,已經往前邁了一大步,現代算術的計算方式對大陸上的人來說是不可理解的,更是拔苗助長般的打亂原有的秩序,所以秦儀婉言拒絕了公羊明羽。

公羊明羽眉頭一皺道:“秦兄,在下自小好奇心重,有些問題想不通寢食難安,你是蒙中的,還是有什麼計算方法,在下著實好奇得緊,還請秦兄不吝指教。”

“喂,你這木頭又發什麼瘋,”公羊默玉臉色一緊道,“我秦兄自然是計算出來的,哪用得著蒙?”

施芸見氣氛有些僵,連忙在旁打圓場,但是公羊明羽這家夥是典型的頑固派,說什麼都聽不進去,一心想要見識秦儀的真才實學,當然在公羊明羽認為,秦儀隻是蒙中或者施芸有意捧高他而已。

“我看不如這樣吧,”秦儀無奈的說道,“我出一道題,咱們用各自的算法得出結果,看誰能先算出來。”

公羊明羽連忙點頭:“好,正該如此,請出題。”

秦儀在施芸擔憂的目光中,來回走了兩步,其實他是在為難,出什麼題呢,要是現代的高等數學,就算是公羊明羽是個天才,計算一輩子也答不出來,不過以勢壓人秦儀不屑為之,想了好久隻能選了一個初中生的一元一次方程題。

“我帶領50個士兵,公羊兄帶領41個士兵,如果要使公羊兄的士兵數比我士兵數的二倍還要多一人,那請問,我要將我手下的士兵撥出多少個給你部?”秦儀說完,便看向公羊明羽。

公羊明羽在算盤上劃拉起來,一邊代表50,一邊代表41,然後左邊減一個右邊加一個,看的秦儀那叫一個心酸,暗怪自己這不是難為古人嗎,人家加減乘除還沒有整明白,這題也隻能蒙了...

公羊明羽左右對換了十多次,不由得泄氣的看向秦儀:“此題我隻能逐一嚐試,敢問秦兄有何解法?”

秦儀掏出鉛筆,在宣紙上刷刷寫下:(50-X)×2+1=41+X。隨後直接得出結論:X=20.

公羊明羽看的雲裏霧裏,直到秦儀說出結果,他才悶頭巴拉算盤,頓時一臉的震驚:“竟然真的是二十,這是怎麼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