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經曆的“中宣部閻王殿”冤案及平反
黨史文摘
“中宣部閻王殿”冤案,發生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初,起因於兩篇文字,即姚文元《評新編曆史劇〈海瑞罷官〉》一文和因此文引起的《文化大革命五人小組關於當前學術討論的彙報提綱》,簡稱“二月提綱”。此案定案於1966年5月16日中央下發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即“五一六”通知)。由此,“文化大革命”開始,中宣部被解散,部領導陸定一等遭到了迫害。此案曾被認定是一個“永世不得翻身”的鐵案。粉碎“四人幫”後,黨中央撥亂反正,胡耀邦兼任中宣部部長,他向中央建議,經中央批準,於1979年1月11日中央決定為“閻王殿”冤案徹底平反,並在1979年1月16日《人民日報》上公之於眾。“中宣部閻王殿”案沉冤13年後,告白天下。
我是中宣部的一個工作人員,目睹了中宣部的“文化大革命”。“閻王殿”案的發生和平反,令人震驚難忘。
我所知道“閻王殿”冤案的發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時,我在農村參加“四清”,接通知回部聽傳達。5月30日,李富春同誌向中央機關十七級以上的黨員幹部作報告。他傳達了彭(真)、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的“反黨”問題,講了鬥爭的意義和高舉毛澤東思想紅旗的問題。我去聽了,他沒有講中宣部是“閻王殿”。聽報告後看到了中央下達的有關文件,才得知毛主席指示:“中宣部是閻王殿”,要“打倒閻王、解放小鬼!”這是毛主席對康生等人講的,記載在當時下發的《一九六五年九月到一九六六年五月文化戰線上兩條道路鬥爭大事記》中。這個“大事記”是“五一六”通知的一個附件。“五一六”通知有兩個附件,附件一是“二月提綱”,供批判用;附件二是“大事記”。當時就聽說“大事記”是王力等人整理寫出的,後來王力在《反思錄》中說,“大事記”是康生一定要搞的,他(王力)參加了整理。“五一六”通知可以說是“文化大革命”的動員令,當時是黨內文件,一年後在《人民日報》上公開發表。據我所知,“大事記”和“二月提綱”均未正式公開發表。“大事記”裏記載:
三月二十八日至三月三十日,毛主席說,一九六二年十中全會作出了進行階級鬥爭的決議,為什麼吳晗寫那麼多反動文章,中宣部都不要打招呼,而發表姚文元的文章卻偏偏要跟中宣部打招呼呢?難道中央的決議不算數嗎?毛主席指出,扣押左派稿件、包庇反共知識分子的人是“大學閥”。中宣部是閻王殿。要“打倒閻王、解放小鬼!”……毛主席要求支持左派,建立隊伍,進行文化大革命;批評彭真同誌、中宣部和北京市委,包庇壞人,壓製左派,不準革命;如果再包庇壞人,中宣部要解散,北京市委要解散,“五人小組”要解散……
這裏所指“壞人”是吳晗;“左派”是指關鋒、戚本禹、姚文元等人;姚文元文章即《評新編曆史劇〈海瑞罷官〉》。
1966年5月18日,林彪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上大肆叫喊:“中宣部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的宣傳部”,誣陷中宣部“仇恨毛澤東思想”、“阻礙毛澤東思想的傳播”……江青很早就罵中宣部是“閻王殿”,“文化大革命”開始,她煽動砸“三舊”,即砸舊中宣部、舊文化部、舊北京市委。
中宣部頃刻倒台。在當時,容不得人們有半點思考,也不能問一個為什麼。黨中央主管思想工作的重要部門——中共中央宣傳部竟然成了一座“陰森森”的“閻王殿”。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宣部17年的工作被全盤否定,被誣為“黑線專政”的17年。當時正、副部長共12人,除副部長陳伯達上升為“無產階級司令部”的人外,其他人均未能幸免於禍。這些同誌在黨內外享有較高的威望,擔任著黨政重要領導職務,他們是資深的老革命、有造詣的馬列主義者、久經考驗的共產黨人,一下子成了“閻王”、“黑幫”、“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成了反對毛主席、反對學習毛主席著作、反對毛澤東思想的“三反”分子,成了革命的“罪人”,成了被專政的對象,失去了自由,沒有了人權,被無辜推上了審判台,全黨共誅之,全國共討之。真是“昨日座上客,今日階下囚”。對此,中宣部很多幹部感到愕然、震驚、很難理解。主要當事人陸定一部長事後才知道了毛主席和康生等人的談話,猶如泰山壓頂,“中宣部是閻王殿”,自己成了“大閻王”、“大學閥”,他怎麼也想不通。“二月提綱”的執筆人之一、中宣部副部長許立群,去武漢向毛主席彙報,毛主席沒有反對“二月提綱”。據許立群的夫人回憶,他正沉浸在主席同意了“二月提綱”的喜悅中,突然“二月提綱”成了反革命修正主義的綱領,成了“文化大革命”批判的靶子(“五一六”通知給“二月提綱”列了十大罪狀),有如五雷轟頂,他懵了。在中宣部任常務副部長多年的張子意同誌說自己是一個“內蒙古”,意即不明真相,蒙在鼓裏。理論處副處長陳道為中宣部的倒台、為陸公(指陸定一)的不幸落淚,大字報揭發他“哭殿”,受到批鬥……我是中宣部的一般幹部,更不知內情,感到茫然。
中宣部被砸爛,“閻王”坐牢,“爪牙”等受到株連
1966年5月底6月初,部內大字報紛紛出籠,造反者叫喊痛打“落水狗”,即已被中央點名的“閻王”:陸定一、周揚、許立群、姚溱等正副部長;同時叫嚷不要隻打“死閻王”、“死老虎”,要打“活閻王”、“活老虎”(指當時中央尚未點名的副部長);要踢開領導鬧革命;無產階級司令部的主要喉舌《紅旗》雜誌,1966年第9期刊登了部內兩人署名的揭發批判副部長周揚的文章……“文化大革命”之火在部內越燒越烈,綱越上越高,打擊麵越來越寬,什麼“閻王”、“判官”、“牛頭馬麵”;“大閻王”、“二閻王”、“死閻王”、“活閻王”、“死而不僵的閻王”;“閻王殿”的“親信”、“黑筆杆子”、“黑爪牙”等等;有人還提出十七級以上的幹部都要炮轟(實際指的是在中宣部工作比較久的所有業務幹部)。中宣部倒台的消息,迅速傳遍中外,京城各處和全國各地的紅衛兵、造反派聞訊而來。最早來中宣部造反的是全國有名的“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的作者、造反英雄聶元梓一夥。他們衝進中宣部大樓,貼大字報,揪鬥副部長許立群、理論處副處長陳道、教育處副處長龐達,還有何靜修、龔育之、唐聯傑等同誌陪鬥。這些同誌被批鬥後立馬靠邊站,進了“牛棚”。關鋒支持的社會科學部吳傳啟為首的造反派也不甘落後,很快打將進來,貼大字報,揪鬥人。社會上很多造反組織破門而入,在中宣部大院裏安營紮寨。中宣部辦公大樓門口兩側的柱子上貼上了一副對聯,上聯是“廟小妖風大”,下聯是“池淺王八多”,橫批“打倒閻王殿”。在他們眼裏中宣部沒有一個好人。從此中宣部辦公的地方——北京沙灘北街2號大院失去了平日的寧靜、有序,成了“文化大革命”中京城的一大鬧市。來造反的、串連的、看熱鬧的,人山人海;大字報鋪天蓋地;“打倒閻王殿”的口號聲震耳欲聾;部長陸定一、副部長周揚已被監禁;副部長許立群、林默涵,秘書長童大林,三位領導人每日數次被揪出來批鬥,人格被侮辱,叫做“黑幫示眾”;在中宣部工作比較久的正、副處長,業務骨幹,被打成“閻王殿”的“判官”、“親信”、“黑筆杆子”,進入了“黑幫”隊伍,剃了光頭,監督勞動,還強迫他們唱“我是牛鬼蛇神”的“嚎歌”自辱;大大小小的批鬥會開了幾十次,鬥了“閻王”鬥“判官”,有的業務骨幹被拉出來陪鬥;副部長姚溱、宣傳處處長王宗一、國際宣傳處幹事劉克林、張際春副部長的夫人羅屏等同誌被迫害致死……輿論工具被“四人幫”控製,是非顛倒,黑白不分,給中宣部羅織了很多罪名。由中宣部副部長許立群、姚溱起草的,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通過的“二月提綱”,成了中宣部的最大“罪”證。明明是為了維護毛澤東思想的嚴肅性,抵製林彪搞的“活學活用”、“立竿見影”的實用主義歪風,1961年中宣部上報中央的《關於毛澤東思想和革命領袖事跡宣傳中一些問題的檢查報告》,經中央批準轉發全國,此時卻被誣為反對毛澤東思想、反對學習毛主席著作的“三根大棒”、是“閻王殿的王法”,予以非難。1956年陸定一代表中共中央所作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報告,曾得到了毛主席的認可和聽眾們的好評,正好證明陸定一不是“閻王”,不是“學閥”,此時卻被誣為“黑綱領”予以批判。中宣部成了眾矢之的,被鬥倒、鬥臭、鬥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