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範石生建立統一戰線也是實現建立中共第十六軍軍委的重要環節。在與範石生談判合作之前,朱德提出三個條件:我們是共產黨的隊伍,黨什麼時候調我們走,我們就什麼時候走;給我們的物資補充,完全由我們支配;我們內部組織和訓練工作等,完全照我們的決定辦,不得幹涉。這是朱德與範石生談判合作的底線。
朱德曾同範石生談過孫中山的革命理想。他說,孫中山先生以多年來從事革命的經驗,認為隻有同共產黨合作,團結各族人民,才能戰勝帝國主義,消滅封建製度,因而提出要聯共,要和共產黨一道,共同建立包括各革命階級在內的革命統一戰線。朱德後來在離開範石生部時給範的一封信中說:“應該好好建立統一戰線,革命到底。”
朱德和範石生從長計議,討論了他們這個反蔣統一戰線今後如何共同行動的問題。他們分析了當時敵我力量的對比以及所屬部隊的實際情況,思想達成一致:“決定把部隊拖到廣東雷州半島,取得海口,以求得到國際上的援助。然後,再向桂越、滇越邊境發展,擴大革命力量。”範石生曾對朱德說過,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既然我們建立了反蔣統一戰線,我就要真誠幫助,不計得失。朱德說:“在紅軍的發展上來講,範石生是值得我們讚揚的。”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全麵清黨。範石生憤然說:“中山先生製定的三大政策也不要了,還談什麼國民革命?真是掛羊頭,賣狗肉!”他不僅根本不執行清黨命令,還保護了部隊中的十幾名共產黨員,任由第十六軍中的共產黨組織向基層發展,擴大政治影響,為他與朱德建立統一戰線創造了條件。
朱德在範石生部眼皮底下的韶關仁化、曲江一帶發動董塘、西水暴動,工農革命運動開展得轟轟烈烈。在犁鋪頭練兵多日,範石生當然知道,但從未幹預。可以說,中共第十六軍軍委的組建,也是朱德統戰思想的成功實踐。
保存火種 再舉義旗
在中國革命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中共第十六軍軍委的組建保存了極其珍貴的革命火種,保護和發展了共產黨組織,為再舉湘南義旗、實現朱毛會師奠定了基礎,同時培養與造就了一大批革命英傑,意義深遠。
保護共產黨員,積蓄和發展革命力量。朱、範合作後,朱德、陳毅在汝城縣儲能小學召開了黨的活動分子會議。朱德在會上說:“我們這樣做,是為了與範部建立統一戰線,以此為掩護,隱蔽目標,積蓄與發展力量,而不是向國民黨反動派投降。我們的一切活動,還由我們自己來決定。因此,我們仍然應該獨立自主地進行活動,絕不能因統戰而縛住自己的手腳。”當“國民黨廣東省政府領導人發覺朱德部隱藏在範石生部,要範解除其武裝,逮捕朱德”時,“範不忘舊誼,通知朱德撤離”,“範石生部官兵三四百人脫離範部隨朱德出發”。
範石生還任由朱德參加共產黨領導的廣州起義,甚至準備和朱德公開樹起反蔣大旗。廣州起義舉行之前,中共北江特委傳來廣東省委指示,要朱德率部參加。他們途經韶關,請範石生給廣州方麵撥車皮,範石生一口答應,隻是臨上火車時因得悉廣州起義失敗而中止。朱德部隊離開時,範石生又派人送來了幾萬元現洋和一批槍支彈藥及軍需裝備,連同過去送給朱德起義軍。張子清、伍中豪營和工農革命軍第3師第1團餘部的各種裝備,可以武裝一個整師。當時,十六軍政治部科員吳登雲和其他部分官兵200來人也跟著朱德一道走了。這樣,通過與範石生的合作,不僅保護了部隊中的共產黨員,還發展了一批革命力量。
溝通了同湘南、粵北各縣黨組織的聯係。中共十六軍軍委建立不久,朱德於1927年11月26-28日在汝城縣衡永會館主持召開了湘南和粵北各縣縣委書記聯席會議,討論、策劃和布置了湘南起義,在思想上、組織上和軍事上為發動起義作了必要的準備。陳毅、王爾琢、夏明震、阮嘯仙、楊子達、毛科文、何日升等參加了會議。陳毅利用汝城會議的召開,同湘南、粵北各縣黨組織負責人密切溝通,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實會議精神。
隨後,中共湘南特委書記陳佑魁、郴州特委書記夏明震、宜章縣農民協會委員長楊子達、汝城縣委書記何日升以及粵北、仁化、始興、樂昌等縣同誌紛紛傳達汝城會議精神,積極部署和組織武裝力量,準備年關暴動。
正如朱德所說:“把幹部弄成教導隊,組織了黨的支部,建立了連的指導員、政治部、支部書記……好好地搞起來,人手整齊,整有一千多人,編為兩個團,一個團是王爾琢,一個團是伍中豪。”“這樣,把湘南的黨恢複了,而且開了黨的大會(即汝城會議),準備了以後的湘南暴動。”“井岡山上,已由毛澤東同誌在那兒建立了根據地,現在也下來人。把桂東、汝城兩縣又搞下來。這樣完成了整個湘南七八個大縣。這兒的農民很好,組成了很大的湘南蘇維埃,主席是陳毅同誌。”
加強了對十六軍中三支革命隊伍的領導和聯係。通過朱、範合作,在十六軍裏就有朱德、毛澤東、周恩來領導(組建)的三支革命隊伍即第140團、141團和特務營。三支革命隊伍為加強聯係,互派中共黨員加強聯絡。朱德、陳毅派中共黨員騰代順、蔣國傑等到特務營任副連長和排長,派鄧毅剛打入汝城胡鳳璋部,鄧毅剛利用鄉土親朋關係,廣泛接觸汝城籍的官兵,獲取敵人大量情報,為起義軍智取宜章、坪石作出貢獻。何舉成則派歐陽焜、朱忠良到140團做文書和軍需工作;同時派何日升經常來往於兩支部隊之間;特務營利用防守十六軍軍火倉庫之便,暗中向140、141團和仁化農軍輸送武器彈藥。這樣,三支革命隊伍之間的聯係進一步加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