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深吸一口氣,放下手中的剪刀,索性一屁股坐在花圃的田埂上,講起了自己的過去。
原來,陸羽在五歲的時候,父母不幸死於一場瘟疫,從此便和姐姐陸瀟淪落為孤兒,從此姐弟倆流落江湖,相依為命,靠吃百家飯長大。
可就在陸羽十歲的時候,不幸再次發生,十二歲的姐姐陸瀟中毒了,原因是姐弟兩人已經三天沒有吃東西,在餓的前胸貼後背的情況下,偷吃了別人家泔水桶中發黴的饅頭,可能是陸羽身體比姐姐陸瀟好的緣故吧,反正陸羽倒是沒什麼事,但陸瀟卻上吐下瀉,一天折騰下來,本就虛弱不堪的陸瀟臉色蠟黃,頭冒虛汗,雙眼無神,眼看是不行了。
陸羽看著姐姐的模樣,心中像著了火,急的上躥下跳,四處求爺爺告奶奶,但沒有一個人願意伸出援助之手。
就在陸羽絕望時,上京趕考的柳鈺發現了這對可憐的姐弟,二話沒說便請來了郎中,為陸瀟治好了病。
陸羽姐弟兩歲年齡不大,但艱辛的生活讓他們早就嚐夠了世間的人情冷暖,麵對這樣一位不求回報的救命恩人,又怎能不感激涕零,兩人對天發誓,這輩子這條命就賣給恩人了。
可柳鈺卻搖頭說他純粹是出於好心伸出援手,並沒想過要什麼回報,再說了他還要上京趕考,不可能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去。
聽恩人如此說,陸羽也沒有辦法,但陸瀟卻不依不饒,口口聲聲說恩人嫌棄他們姐弟兩,嫌他們姐弟倆是兩個拖累。
那時候的柳鈺也就二十出頭,純粹就是個好心的書呆子,被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激將了幾句竟有點亂了方寸,一時心軟竟答應了姐弟兩的要求,答應兩人從此跟著自己。
陸羽和陸瀟大喜過望,高興的像個孩子,呃不,其實就是兩個孩子。
從此後,陸羽和陸瀟便有了家,確切的說是從此不用再流落江湖,四海為家。柳鈺對姐弟兩人也是非常的好,從來沒有將姐弟兩看做是下人對待,反而像是親人一樣照顧著兩人。
可柳鈺畢竟也精力有限,一邊要埋頭苦讀,準備趕考,一遍有要照顧這姐弟兩人,實在是有些顧此失彼。
其實那時候陸羽和陸瀟都已經十來歲了,根本不需要柳鈺花費太多的精力,但柳鈺卻覺得既然答應這姐弟兩人跟著自己,就不能讓他們受委屈,所以他真的是將很大一部分精力都花費在了這姐弟兩人身上,對兩人可謂是寵愛至極,要星星不給月亮的那種。
可柳鈺本就是一書生,也沒有什麼經濟來源,身上的錢財也是出門時家裏邊帶出來的一點盤纏,時間一長,便很快就要坐吃山空了。
無奈之下,柳鈺想到了一個辦法,便對陸羽和陸瀟姐弟倆說是他有個朋友,一身武功特別厲害,最近要收兩個徒弟,所以他想問問陸羽和陸瀟想不想學武功。
學習武功可是每個男孩子的夢想,所以陸羽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可陸瀟畢竟年齡大一點,加上女孩子成熟的相對於比較早,馬上便想到了是不是自己姐弟倆連累了柳鈺,他要想辦法甩掉兩人。
柳鈺被陸瀟的話問的哭笑不得,最後便說是叫你們去學武,也是未了以後能更好的保護我,你們想想,我肯定會考取功名,然後當官,但一旦當官,就有可能會有很多敵人,隻有你們學好了武功,才能更好的保護我啊!
最後,在柳鈺的好說歹說下,陸瀟還是勉強同意了,姐弟倆人便被柳鈺送到了一個叫段艾的跟前拜師學藝,姐弟兩人從此便開始了學武生涯。
八年後,當姐弟離開師傅再次見到柳鈺時,柳鈺已經成為了朝廷的一方大員,官拜四品,從此後姐弟兩便安心留在了柳鈺的身邊,為其充當貼身侍衛,保護柳鈺的安全。
陸羽講的很簡單,但葉知秋知道師父肯定省略了很多細節的東西,隻講了一個大概,不過就這麼簡單,甚至有點俗套的故事,也讓葉知秋唏噓不已,內心大為感動。
也許,最簡單,最俗套的也是最真實,最感人的吧!
“師父,既然這樣,為什麼師伯最後卻沒跟您和老師一直在一起呢?”葉知秋想起了已經仙逝的師伯陸瀟,心中也是一陣黯然。
陸羽歎口氣,說道:“唉!這也是一段孽緣呐!想當初,為師和你師伯陸瀟找到老大人時,老大人早已成婚,但偏偏你師伯對老大人情有獨鍾……哎!過去的事,不說也罷,反正到最後你師伯一怒之下,便負氣出走了,這一走就是幾十年啊,再也沒有回來過,也不知道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葉知秋沒想到師伯和老師柳鈺之間還有這麼一段故事,這也不難理解,試想老師柳鈺在師父師伯最為難之際仗義援手,又不求回報,之後又悉心照顧,試想那個女孩子能不動心呢?難怪師伯陸瀟一生孤苦,原來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