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宋代商品經濟發展特征及原因(1 / 2)

淺析宋代商品經濟發展特征及原因

經濟視野

作者:朱雅嶠 孟娜

摘 要:商品經濟的發展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繼唐中葉以後,我國生產力在不斷提高,商品經濟發展的步伐也逐漸加快,使宋朝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商品經濟的鼎盛階段。宋朝商品經濟的繁榮主要體現在城鎮和城郭戶籍的出現,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生產、消費、交通、政策等方麵。

關鍵詞:宋代商品經濟;特征;原因

一、宋代商品經濟發展的特征

在宋代以前,城市一般都為行政區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在製度上嚴格遵循“坊市製”,坊是一個行政管理單位,代表市民居住的區,市代表商業區,坊和市之間有土城相隔,當傍晚來臨時,市就關閉了。商業區的營業時間在宋代以前是要嚴格按照規定來實行的,到了規定的時間,城北、坊門就要立刻關閉。但是像開封等一些大城市則沒有這樣的規定,他們商業區的營業時間延長至三更甚至四更,甚至通宵,出現了當時繁華夜市的景象。

1.草市和鎮市的興起及區域性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草市是宋代的標誌性集市。它主要出現在城外、交通要道的路口或者是河渡等地,是由群眾自發組織形成的,他們定期按幹支排列出現在這些地點出售商品。這種形式的市集在南北方有著不同的叫法,北方叫做草市,嶺南則叫做墟市。草市在宋代以前是不允許的,屬於非法經營,它作為農村商品經濟發展出來的產物,雖然在五代期間被戰亂衝擊的四分五散,但是在數量上依然有所發展。在前文中提到的鎮市,在宋代期間發展的十分迅速,作為商業和手工業發展地,鎮市在規模和數量上都處於上升的趨勢。鎮市是城市和草市之間的媒介,將農村與城市聯係了起來,起到了促進物資交流和商品交換的積極作用。

2.同業行會組織的形成。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宋朝時期出現了行會,它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它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麵。一是,隨著坊市製的消失,政府為了加強對自由散漫的商品或鋪進行規劃管理,便出台了相關政策,要求工商業者按所屬行業組織起來;二是,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商品經濟的繁榮度越來越高,一方麵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另一方也帶來了激烈的競爭,為了保護自身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工商業者促組織形成了行會。

3.紙幣的發行和金屬貨幣的流通。北宋期間主要的通貨是銅錢,但是繼五代以來,宋朝延續了將金銀鑄成為金銀錢的做法,這使得金銀作為貨幣的職能,在流通方麵對商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北宋時期的經濟發展程度要比唐代高出幾倍到十幾倍,所以在銅錢的鑄造額上也大大超出,這在側麵也反映出了宋代經濟的發展程度。

二、宋代商品經濟發展的原因

1.從生產的角度看。從生產角度來看,農業和手工業作為生產發展和商業繁華的基礎條件,它們的發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宋代時期,農業發展迅速,田地麵積的增擴、農業工具的改良和耕種技術的提升都徐進了當時農業產量的增加,所以當時的平均畝產大都穩定在兩石上下,是唐朝的最高產量。相比於農業,手工業雖然沒有進展那麼快,但是也有了很大發展。煤炭從北宋開始便得到了廣泛的開采和應用,這促進了當時冶煉和陶瓷燒製的發展,冶煉技術的提高不僅促進了貨幣供應增加,同時還促進了農業用具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