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風雲初起(1 / 2)

鍾銘欣喜萬分地坐在炎桓的對麵,顯然還沒緩過神來:“郭守師來找我時,我還以為我聽錯了,這可真是太好了!如今上師肯再次相助,必定可以扭轉乾坤撥亂反正!”

“我能盡的也隻是微薄之力而已,”炎恒看著鍾銘帶來的密函,那是他掌握的關於秦枉參與涼國宮變的證據:“這份密函可靠嗎?”

“可靠,提供密函的人姓付,叫付定,是涼國宮中的護衛統領,昔日我做為使臣前往涼國覲見的時候,與他打過幾次交到。此人向來嫉惡如仇,品性剛正不阿,又對昔日的涼帝祁寬極其忠心,涼國叛亂發生的時候他帶領護衛軍拚死反抗,可是叛軍來勢洶洶,他們勢單力薄實在無法抗衡。涼國皇室被滅後,他們就隱藏在了民間,立勢要為涼帝和太子報仇雪恨,所以才來向我求助。”

“這樣看來,倒確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

鍾銘點點頭,惋惜道:“是呀,可惜奸人當道,想要報仇複國談何容易。他能提供的也隻是一封的密函而已,秦枉在宮中有太子支持,黨羽眾多,沒有確切的證據,我們拿他根本沒有辦法。其他的皇子這些年要麼意外夭折,要麼重病殘疾,隻有一個不滿十歲六皇子,因為年齡尚小,母家勢力微薄,對太子絲毫不構成威脅,才得以平安存活至今。這樣的情勢之下,又有誰敢公然與秦枉和太子作對?在朝中,我們連個可以主事的人都沒有!”

炎恒手指在密函上輕輕敲打,沉思片刻:“有,而且他會是最希望撥亂反正對抗秦枉的人,不過需要大人把他給找回來。”

“上師是說,大皇子,宸殿下?”

炎恒輕輕嗯了一聲,鍾銘皺著眉頭,手握拳拍了下桌子,咬牙恨道:“這個我自然明白,宸殿下流放多年,幸而得到司徒將軍的悉心教導。司徒當年不願與秦枉同流合汙,想要上書武帝彈劾於他,不料被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戚猛出賣,結果被秦枉先發製人,歪曲事實誣陷他私下對武帝不敬,這才被貶,遠派邊疆。宸殿下在他的教導下文武雙全有勇有謀,確實是最佳的人選。可是當年那一道聖旨,如今想要回來談何容易?”

“眼下正是契機,”炎枉用手指著密函,語氣篤定:“涼國!”

“涼國如何?願聞其詳!”

“涼國地處要塞,國力尚可,你我都知道,武帝其實一直都想吞並這裏。隻是這麼多年前涼帝一直修身治國安分守禮,主動與軒轅交好,所以武帝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借口出兵。這次秦枉瞞著武帝暗中策劃涼國叛亂,秘密掌握涼國實權,說明他旁心已生,他的權利越來越大,野心也日益膨脹,無人能與之抗衡,武帝對他並非沒有忌憚之心。如今涼國突生變故,皇族慘死,你去跟武帝建議,以為前涼帝複仇,匡扶正義為名出兵涼國,這樣一來既有了正當的出兵理由,還顯得武帝重情重義明辨是非,可為他收攏民心。”

鍾銘側著身子仔細的聽完炎恒的分析,連連點頭認同,想了想又有些不解:“你說的確實有道理,可是這跟宸殿下有什麼關係呢?”

“既是代表軒轅為涼國皇室平反,自然是由皇室帶兵出征最好,太子位高權重關乎國本不可,五皇子身有殘疾不可,六皇子年紀尚小不可,那麼剩下的就隻有遠在邊疆的宸殿下。這麼多年過去了,武帝與他一直都相安無事,也自然不會再像當年那般在意宸殿下的出身,派他出兵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可是,”鍾銘看著炎恒遲疑了一下:“就算武帝疑心不似從前那般強烈,願意讓他帶兵出征,秦枉又怎麼可能會讓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