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走近高血壓,認清這個隱形殺手的真麵目(4)(1 / 2)

大家需要清楚的一點是,量血壓的時候,一般測的是上臂,但全身各個地方的血壓並不是完全相同的。哪一處器官的血壓過高,哪個地方的器官就會直接受到損害。比如,如果眼睛的動脈被損,視力會被破壞;如果腎髒動脈有問題,會發展為腎髒疾病或者腎衰竭;如果供給心髒肌肉的動脈被破壞,形成阻礙,就會導致中風。

並發症讓高血壓的可怕升級

“並發症”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概念,這裏我不打算跟大家介紹學術界對它定義的分歧,隻采用大家習慣的說法。一般來說,假如一種疾病在發展過程中引起另一種疾病或症狀的發生,後者就是前者的並發症。所以,所謂高血壓的並發症,往往是說高血壓引起的其他病症。

高血壓本身作為一種狀態,並不那麼致命,剛剛我們也說到了,它對人體健康產生的影響,主要在於並發症。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它主要會引起哪些並發症:冠心病。臨床大量數據顯示,高血壓患者患冠心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 倍,高血壓如果長期不治療,有 50% 的人可能死於冠心病。我們所說的冠心病,其實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的簡稱。由於高血壓可以損傷動脈內皮,所以會引發動脈硬化,並且加速動脈硬化進程。動脈硬化又會引起哪些危害呢?最常見的就是冠心病、腦動脈粥樣硬化。而且,血壓越高,患冠心病的危險性就越大。

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糖尿病的發病率是正常人的 2 倍。糖尿病與高血壓並存相當常見,它是病人發生動脈硬化和腎衰竭的重要原因。

左心室肥厚。在所有高血壓病人中,有 20% ~ 30% 可查到左心室肥厚,輕度高血壓患者發生左心室肥厚的危險性比血壓正常者高 2 ~ 3 倍,而重度高血壓患者危險性可達 10 倍。左心室肥厚是心肌梗死的一個潛在危險因素,並影響左心室收縮功能,因此高血壓左心室肥厚,是一個與心血管發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關的重要因素。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也是高血壓的常見並發症。流行病學研究表明,40% ~ 50% 的心力衰竭起因於高血壓。血壓越高,又沒有治療,發展為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越大。有人對 5314 例高血壓病人隨訪十多年,發現其中有 392 例發生心力衰竭。目前,高血壓已經被確認為是導致左心室肥厚和心肌梗死的主要因素,而左心室肥厚和心肌梗死可引起心髒功能不全,因此,高血壓對心力衰竭病程有著重要影響。

高血脂。高血壓與總膽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密切相關。

如果血脂代謝紊亂,會使心血管病的危險性和發病率明顯增加。

腎病。腎髒會因血壓升高而受損,長期高血壓而沒有妥善治療,可引起終末期腎衰竭,或加速腎實質的破壞導致原發或繼發的腎髒疾病。

周圍動脈疾病。高血壓使間歇性跛行的危險增加 3 倍,這可能是因為血壓升高使某些特定的部位如下肢動脈、頸動脈、冠狀動脈硬化加速,導致動脈發生缺血、營養障礙,甚至壞死,所以才會出現這些動脈疾病。

腦卒中。研究人員在觀察一組年齡在 35 ~ 60 歲確診為高血壓的病人後發現,高血壓腦卒中的發生率是血壓正常者的 7.76 倍,還有研究表明,降壓治療可使腦卒中發生率降低 40%。

除了這些心腦血管方麵的疾病和腎病之外,高血壓同時也是罹患認知障礙、癡呆、視網膜病變等疾病的高風險因素。我們可以看到,高血壓有許多並發症,或者與許多疾病並存,而這些並發症直接威脅著我們的生命安全。因此,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控製血壓並且減少並發症,高血壓將會變得非常危險。

得了高血壓,千萬別放棄治療

高血壓治與不治,後果截然不同

在現代醫學的認識裏,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疾病一樣,基本上都被定位為“終生不愈”,得一輩子吃藥控製血壓。

於是,這讓很多人有了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對待高血壓的治療,態度非常消極。其實大家都很清楚,樂觀陽光的心態對任何疾病都有非常積極正麵的影響,而且,高血壓雖然是“無聲的殺手”,但我們也不是完全無可奈何的,隻要你願意遵醫囑、積極配合治療,我們並不是完全拿它沒辦法的。

對於高血壓,我肯定是建議大家引起足夠重視的,不要一副滿不在乎的態度。有些患者認為已經得了高血壓,從此生活一片黯淡,目前又沒有確切的醫療手段可以根治,因此主動放棄治療。顯然,這種想法也是非常不合適的。

一般來說,高血壓患者隻要治得早,使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就可以避免小動脈硬化以及其對心髒、腦、腎髒的損傷,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對於已經明確診斷的高血壓患者,我們應該采取包括使用藥物在內的持之以恒的治療。臨床多年統計數據表明,高血壓的治與不治,後果是截然不同的。

經過係統治療的患者,可以推遲病情進展,減少高血壓引起的嚴重並發症,如腦出血、心力衰竭、腎衰竭的發生。但是,對血壓超過正常標準而症狀又不嚴重的患者是否需要治療,長期以來,醫學界的認識到現在還是不統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