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力活動能力在一個人的40~50歲時達到最高峰,但此時體力活動能力早已下降,身體形態及生理功能都發生了退行性變化。有些人因為缺乏體育鍛煉,使本來體力活動不足得不到補償,因而彎腰弓背現象過早出現在這些人身上,給人一種未老先衰的感覺。研究表明,平時缺乏體育鍛煉與經常從事體育運動的人相比,其心髒的衰老要提早10~15年,冠心病的發病率高達1~3倍,肺活量也明顯降低。因此,男人到中年應力戒懶惰,排除一切不利因素的幹擾,保持樂觀情緒,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運動。
1)伸展健身操
方法一:站、坐均可,雙臂盡量前伸,雙手十指交叉,掌心向前,頭向後仰,保持此姿勢2~3秒,使背部肌肉充分伸展開。
方法二:兩腳自然開立,雙臂伸向體後,雙手十指交叉,掌心向外,盡力後伸手臂,使胸部肌群充分展開。
方法三:兩腳自然開立,雙臂屈肘,放於腦後,一手按另一臂肘,向一側屈體拉伸,拉伸姿勢停留幾秒鍾後,再向反方向重複同樣動作,側向伸展主要擴展側胸、肩、前臂等部位的肌肉群。
方法四:兩腳開立,略寬於肩,左手叉腰,右臂向上伸直,連同頭部、上體一起向左側屈展,做4~5次。換方向做同樣動作。
注意:在伸展手臂時要充分,幾種方法可以一起做,全套動作大約需10分鍾時間,可在工間操時間或長時間伏案感覺疲勞時進行。對全身尤其是上半身各關節、肌肉群的伸展大有益處,能使長時間緊張、受壓的部位得到鬆弛和緩解。
2)倒走
改正常行走的姿態為背向行走。倒走時,上體自然直立,注意身體不要後仰,步幅要小於正常行走的步子,腳掌先著地,再過渡到全腳;雙臂擺動與步子要協調一致,可用眼睛的餘光注視身後的路麵;自然呼吸,不要憋氣。每天可利用早操、晚上散步時或工作中的空餘時間進行,每次走300~500米,以中等速度為宜。
注意:倒走時要選擇平坦的路麵,以防絆倒。初練時因為不習慣,速度可適當慢些,距離可縮短為100~200米,習慣後再按上述做法鍛煉。能提高人體的平衡能力以及身體的靈活性及協調性,對治療腰痛也有一定療效。
3)慢跑
在進行慢跑前最好先走5分鍾,然後活動一下膝、踝等關節,再進入慢跑鍛煉。在慢跑時,身體要自然放鬆,手腳擺動配合協調,步幅不要過大,采用自然呼吸。一般情況下,3~4步一呼氣,再3~4步一吸氣;最好用鼻吸氣,用鼻和嘴呼氣。慢跑時間為30分鍾左右,每周可進行3~4次。
注意:每次慢跑活動前要做好全身的準備活動,待身體發熱後再正式跑。慢跑結束後不要立即停止運動,可做些適當的整理活動或走一走,讓心率逐漸慢下來。體質弱的男性可用走、跑結合的方法。能提高耐力及心肺功能,加快全身的血液循環,促進心血管係統功能,增強體質。
健康課堂:
據測定,40~50歲的男性,跑動中的最低心率為118次/分,慢跑的運動有效心率應在118~130次/分之間。跑後如達不到這個最低心率,說明跑速太慢了,應稍微加快速度;如果超過130次,又說明超出了慢跑的強度,下次慢跑時注意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