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科學安排一日三餐(1 / 1)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全身的生理機能都會發生變化,胃腸消化器官功能也逐漸減退。此時如果飲食不科學,不合理,不僅可直接損害消化係統,造成病變,而且更重要的是誘發心髒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因而中年男性一日三餐合理飲食對延年益壽有重要意義。

因此中年男性科學安排三餐很有學問。具體要從以下兩個方麵注意:

1)三餐分配要合理:早餐對中年男人來說非常重要,一定要吃好。早餐應以豆漿、牛奶、米粥、粗玉米麵、雞蛋、麵包、水果為宜,並保證水量充足,水液吸收後能促進因晚間細胞代謝所停留的廢物的排瀉,改善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

午餐講究吃飽、吃好,飲食搭配合理,蔬菜、蛋白、水果、飲料均應用。

晚餐吃飯要“不食或少食”,實踐也證明,晚餐少吃或不吃對中老年人健康最有利。但因為中國的傳統習慣,加之白天工作忙,早餐、午餐沒有充足的時間顧及吃好,隻有晚上充裕些,一家人往往改善一番,實際這容易造成人們飲食過飽。同時,現在人的應酬交際以及夜生活等也十分豐富,大多會選在晚上聚會進餐,因而入睡時胃內容物過多,導致膈肌位置上移,影響心肺的正常收縮和舒張;再加上消化食物需要大量血液集中於胃腸道,使心髒冠狀動脈、腦動脈供血明顯減少,容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另外晚餐的過食過飽也是導致急性胰腺炎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中年男人誘發猝死與晚餐過膩過飽有直接關係。

2)有人對三餐做了這樣的安排

早餐:主食,麵包、花卷、稀飯、麵條、燒餅、餛飩等;副食,牛奶、豆漿、雞蛋、火腿、豆製品、果漿、腐乳、花生米、小菜等。

無論主食還是副食,從其中任選1~2種互相搭配,旨在發揮早餐刺激食欲、體積小、熱能高、幹稀搭配、製備時省時省力的特點,尤其要注意進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穀類早餐,幫助增加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從而增強記憶,精力充沛地為一天的工作做好準備。

午餐:主食,各種米、麵製品,以幹的為主,如米飯、饅頭、烙餅等;副食,各種蛋類、豆製品、蔬菜、水果、魚、肉類少許等。

午餐的目的在於補充上午熱能的消耗,又要為下午的工作、學習做好充分準備。但吃飽並不要求十分飽,一般八九分飽最合適。午餐的特點是熱能高,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各種營養素較為豐富。

晚餐:主食,各種米、麵製品,以稀為主,如豆粥、麵條等;副食,蛋類、豆製品、蔬菜、水果等。

現代的健康要求晚飯宜選擇低脂肪、易消化、低熱能的食物,防止豐盛的晚餐使人發胖誘發疾病等。

健康課堂:

在一日三餐中,注意多吃些苦味的食物。苦味的食物雖然味道上不是那麼適口,不過卻是夏日的健康食品。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堿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三伏天氣裏吃些苦瓜、苦菜,或者飲用一些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飲料,不但能清除人內心的煩惱、提神醒腦,而且可以增進食欲,健脾利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