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神箭營所訓練出來的弓弩手,果然不虧於神箭營之名頭。
弓箭手配合弩箭陣,幾乎沒有停息的箭雨洗刷,不免讓正麵衝鋒上來的袁譚軍很快混亂了起來,想在衝鋒中保持密集陣形本就不是容易的事情,更何況空中還有箭雨不停的襲擊。
雖然在袁譚軍中也有一千多弓箭手,同樣彎弓搭箭的向朱衛軍方向做出了反擊。
可朱衛軍這邊也留了刀盾手幫著弓弩手擋箭,同時袁譚軍的弓箭手在奔襲中也很難實現密集式的羽箭反擊,故而袁譚軍的弓箭手射來的羽箭,並沒讓朱衛軍這邊的弓箭陣、弩箭陣產生什麼動搖。
即便造成了一些傷損,可也沒有給朱衛軍形成太大威脅。
所以在朱衛軍弓箭手、弩箭手的連續不停射殺下,袁譚軍衝殺到距離朱衛軍翼型陣凹底還有百多步之時,密集的軍陣已然被箭雨射的有些渙散開來。
如此已然包抄在袁譚軍兩側的朱衛軍兩翼兵馬,終於也在陳武的指揮下,從兩側殺向了中部集結在一起的袁譚軍。
真正的短兵相接之戰,也就此開始了。
朱衛軍兩翼的刀盾手突入了袁譚軍的軍陣,紛紛從密集的盾陣模式,變成了以伍為單位的戰鬥模式,很快和袁譚軍的兵卒廝殺在了一起。
不過這個時候,後方弓箭手、弩箭手倒也改變了箭雨覆蓋的攻擊形式,改成了各自尋找目標的精準點殺模式。
當然,此時朱衛軍這邊的弓箭手其實大多已經有些乏力了,連續快速的射箭,對於他們的臂力也是很大的考驗,現在不少人也有些拉不動弓弦了。
所以主要還是依靠使用機械力射箭的弩箭手,繼續通過箭陣發揮著殺傷性,就像是排槍射擊般,對著前方衝來的袁譚軍發射著一支支弩箭。
當然,僅僅是這樣的話,朱衛軍兩翼的刀盾手也未必能衝破袁譚軍密集的軍陣,故而朱衛軍又使用了一種秘密武器。
這次太史慈的神箭營出戰,內中還藏了一些特殊的兵種,那就是霹靂掌心雷的拋投手。
也就是一些用背囊攜帶著猶如手雷般霹靂掌心雷的兵卒,隱藏在朱衛軍的軍陣內,在關鍵時候便會拋出霹靂掌心雷,為自己同伴突破敵方的密集陣勢。
現在那從兩翼夾擊袁譚軍的朱衛軍中,便藏有這些霹靂掌心雷拋投手,他們身上或許隻是攜帶了四、五枚霹靂掌心雷,可也足以在關鍵時候起到特殊作用了。
“轟隆隆…轟隆隆……”
在那兩翼的朱衛軍遇到前方密集袁譚軍兵卒構成的軍陣,無法輕易突破的時候,一些霹靂掌心雷便被點燃了導火索,往前麵密集袁譚軍處拋了過去。
一時間伴隨著霹靂掌心雷的炸響,往往在爆炸核心周圍四、五步內的袁譚軍兵卒,會瞬間或死或傷的倒下一片,而周圍方圓十幾步的袁譚軍兵卒,也會被爆炸的轟鳴聲弄得頭暈眼花,耳鳴不止,難以繼續保持戰鬥力。
如此原本或許還能維持軍陣不散的袁譚軍,也會被霹靂掌心雷炸的陷入混亂狀態,對於朱衛軍的衝殺也就少了幾分抵抗之心。
於是戰場上的局麵很快便陷入了一邊倒的狀況,袁譚軍漸漸失去了穩固的陣形,麵對著前方恐怖的箭雨,兩側難以抵擋的進攻,不少袁譚軍兵卒已經停下了衝鋒的步伐,士氣低弱的轉身而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