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2)

小喬一連幾日不吃不喝閉在繡房,周瑜原本不予理睬,也好熬熬嬌氣。奈因畢竟於小喬有些嬌寵,再者,此事已非尋常家務,女流之輩豈會深諳個中道理,怕生出失控事端,隻得耐了性子親自來勸。小喬冷靜下來,向來對夫君多有信賴,感覺此番恐有難言之隱,氣也消了許多。隻是見周瑜進門麵上帶著友善,故意拿捏不理轉過頭去。

周瑜落席側坐,伸手過去安撫,輕道:不吃飯會餓壞身子的。

小喬就勢轉過身來,兩眼眨吧眨吧看著周瑜,算是答了。

見小喬氣有見消,周瑜心腸也就軟了,道:那日有些酒高。

小喬:見你平日飲酒還是有度的,那日與何人相飲,怎的就高了?

周瑜心事滿滿,不語。

小喬知夫君性格,不願言及之事,問也無益,於心又是不甘,柔聲道:為何折了那箭?

周瑜見小喬眼湧淚波,原是為著姐姐大喬。愈發的嬌小可人,心下愈發不忍。想自己與先主孫策,名為君臣,實裏何止一個莫逆所能說盡。眼下正是這等關係,成了別人心頭之結,此番奉召而回,明麵上是為討伐陳登,又得了加封,實際裏是懼怕手握兵權據守一方。照此說來,尋個罪名問個死罪甚是不難。想自己戎馬半生,一路舔血廝殺而來,絕非貪生怕死之輩?隻是不想江東千秋功業毀於一己魯莽。當初追隨孫策,離開無識無謀袁術,策馬江東,亦是自己光複漢室意誌,一無個人些許私利,斷不會為個人情誼,誤了千秋基業。回到曲阿,征伐陳登一事朝堂隻字不提,長史張昭迎入府中飲酒,長籲短歎江東局勢不穩,說先主被刺之後,陳端秦鬆小股人等四相鼓噪擒拿真凶,大喬尋死覓活討要真相,好在老夫人尚能識得大體穩住陣腳。如若任由下去,單純刺客真相追尋,遇有居心叵測者,頃刻間會演變為主公繼位正統話題,到得那時,局麵萬難收拾。古來父死子繼有之,兄終弟及亦有之,隻是時矣境矣。張昭一番話,看是把酒閑談,卻是事之根本,聽得自己若泰山置頂,難作任何答複,隻得悶頭飲酒。此等國之大事,你與小喬一介女流如何說去?況且還需小喬與大喬身邊做些勸導,少些節外生枝。

思及至此,周瑜俯身拭去小喬麵上淚珠,笑道:美人胚子,哭來尤是可人。

小喬翹嘴道:你則讓我多些哭泣是了。

周瑜道:開懷暢笑豈不更好,何忍使你哭泣?

小喬不依不饒,嘴上卻是嬌柔道:為何折了那箭?

周瑜一顆淚珠滾落,悵然道:身為國之戰將,策馬馳騁沙場,刃在項下斷然無懼,情在心際卻是黯然神傷,悵然道:你使人尋得那箭,看似幫你姐姐,以尋得心之籍慰,可曾想過,你那是害了她。

小喬立馬從席上坐起,驚道:此話怎講?

周瑜道:你等女流行事,情感朦了眼睛、心智,以致看不明白想不透徹,你且細想,你姐姐為何悲憤?乃因夫君死得不明不白。其夫君何人?一國之主。家之失夫,較之於國之失君,何者為大?失夫之妾且悲切如斯,失君之臣豈不舉國齊憤?難道一國之力不及一妾之口?非也!蓋個中諸多原由不知情耳!人生一世,難憾宿命起落,草木一秋,不敵蒼天風霜。秋風起時,路邊小草亦知褪了蔥蔥青綠,將細小根須深深埋在土裏,任人踩踏,隻待來年細雨春風,一樣的翠綠蔥容,何況人乎?

小喬若有所思,良久,道:你知道先主被刺原由?

周瑜諾諾道:知愈多,痛愈多,還是不知的好。我等之人,想不知都難,因而想不痛亦難。

小喬戚戚道:人想變成小草亦難。

放下周瑜如何撫慰嬌妾小喬不提,卻說大喬自打見了老夫人,日日盼著回音,卻是日日皆空,心緒亂麻一團。孫策被刺,於老夫人失了兒子,白發人送黑發人,內心定是苦痛至極。那日稟明真相,老夫人瞬間失色神情,可見老夫人此前並無思想準備,以老夫人威望和行事做派,該有回音才是,為何石沉大海無音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