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係列的讚美,讓陳宇峰是羞愧難當,自己隻不過是將二十一世紀的一點東西照搬過來了而已,並非原創,何況,恐怕這個時代的大酒店飯館裏,也是有的吧!
帶著無限憧憬,無限希望,客棧於第二天正式開業,五人相互鼓勵打氣,張四海掌櫃,徐西施掌廚,張二貴店小二,林雨菲迎賓小姐兼任清潔工,陳宇峰店小二兼任保安,五人笑臉迎客,服務優質,迎來的第一個客人便是一位瘦骨嶙峋,衣衫襤褸,蓬頭垢麵的老大爺,舉著拐杖,拿著破碗,可伶巴巴一句:“給點飯吃吧,我快餓死了!”
為了表現‘聚福樓’的仁愛之心,以此獲得良好口碑,我給。
第二個客人的形象與第一個客人一樣,隻不過身份由老大爺換成了老大媽,為了將‘聚福樓’的仁愛形象在人群中得到傳唱,以此讓‘聚福樓’聲名遠播,我還給。第三個客人和第四、五、六、七、八個客人是一起來的,為了將‘聚福樓’的仁愛形象發揚光大,我再給。
開業第二天,陳宇峰表情悲壯,緊握雙拳,鼓勵大家說:“我們客棧的名聲已經打出去,今天生意必然紅火,為了那一雙雙期待的眼神,再苦再累,我們也要堅持!”
“對,我們有信心,我們要堅持!”
這一天,顧客盈門,人滿為患,但都是乞丐難民。
開業第三天,‘聚福樓’已經徹底淪為救濟所,而且遠近聞名,新老乞丐都知道安橋區有家‘聚福樓’的客棧吃飯不要錢,而且服務態度一流,不僅有漂亮迎賓小姐熱情歡迎,還有帥氣小生為客人捶背揉肩,重點是,他(她)們臉上每時每刻都掛著微笑,可有人知道,他們臉上是掛著無奈的苦笑。
開業第四天,張四海掌櫃含淚宣告‘聚福樓’徹底破產,正式進入閉幕式,門外招牌上三個喜慶的紅色大字‘聚福樓’,已經變成三個暗淡的灰色大字‘已停業’。張四海一家人的心由開業之初的無限憧憬,變得失望透頂,陳宇峰表情複雜,握緊雙拳,再鼓勵一句:“張大叔,徐大娘,你們不要灰心,心若在,夢就在,我們還可以重頭再來!”
“罷了!”張四海搖頭擺手,苦笑道:“小兄弟,實不相瞞,我現在真到了瀕臨破產的境地,這個月的房期還有十天,恐怕十天過後,我也得另謀出路了!”
“這…市場調查沒有落實,才導致了這個結果,實在抱歉!”陳宇峰也是相當的無奈,並不是他這套運營方案有問題,而是這安橋區壓根就是窮人的彙聚地,哪裏有什麼窮人能夠到客棧吃飯,更別說這家客棧還上了點檔次,倒閉是必然的。
“你個死鬼,你看看,這還不如開黑店強呢,現在破產了,哼,好啊,是要我們娘兒兩跟你去流浪,還是怎麼的呢!”徐西施指著張四海的鼻子罵道,雖然話鋒直指張四海,但陳宇峰能夠從徐西施看自己的眼神中,感覺出是指桑罵槐的在埋怨自己,終究是個婦道人家,心胸沒那麼寬闊,陳宇峰也能理解,同時也明白,這裏自己是不能再呆下去了,張四海做為男子漢大丈夫倒也拿得起放得下,沒說什麼,隻是衝陳宇峰問道:“小兄弟,你有什麼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