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傳統青綠山水的認識
文體研究
作者:範文霞
摘 要:自然山水本以青綠為主色,滋育於東晉,確立於南北朝,興盛於唐宋。水墨山水畫開始興起和發展,更是成為了元清山水畫的主流。文章從隋代山水畫的代表作品、唐宋時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和張大千對傳統青綠山水的傳承和發展描述了自己的認識。
關鍵詞:展子虔;王希孟;張大千;何海霞
自然山水本以青綠為主色,中國青綠設色山水畫出現在戰國以後,滋育於東晉,確立於南北朝,興盛於唐宋。宋代開始,文人畫的觀念與技法漸起,水墨山水畫開始興起和發展,更是成為了元清山水畫的主流,山水畫審美價值體係是以筆墨為中心的水墨畫,青綠山水被認為是匠氣而受到冷落。
一、早期青綠山水
隋代以展子虔為代表的畫家們的作品為我們研究這一時期的山水畫狀況提供了重要材料。展子虔,是今山東一帶的人,他曾曆任北齊、北周、隋三朝的大夫,是一個繪畫的多麵手,據說對於人物、山水、界畫和車馬無不精湛。被世人稱為“唐畫之祖”。但是,他的最為傑出的貢獻還是在於山水畫方麵,而現今留傳下來的他的唯一作品,就是現保存於故宮博物院的《遊春圖》。
《遊春圖》是一幅描繪自然景色為主的青綠山水畫卷,表現人們春天出遊的情景。畫家在不大的絹幅上以妥善的經營、細勁的筆法和絢麗的色彩,畫出了青山疊翠,花木蔥蘢,波光粼粼的春光佳境,圖中山青水秀,水天彌漫,在波光瀲灩的湖麵上,一艘華麗的高篷遊艇隨波蕩漾。船中三位女子縱目四望,陶醉於明麗的湖光山色,流連忘返。湖邊數人或騎馬或漫步於山間小道,或袖手屹立岸邊,興致盎然。畫家通過時各種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動的生動描繪,成功地體現了《遊春》這一主題,展於虔的《遊春圖》為唐代青綠山水畫派的形成開了緒端。
二、青綠山水的發展
到了唐化,李思訓和其子李道昭直接繼承了展於虔一係的山水畫畫風。李思訓為唐王朝宗室,曾任“武衛大將軍”。他繼承井發展了展子虔的畫法,用筆工致嚴整,著魚濃烈沉穩,畫麵格局宏偉,堂皇華麗,裝飾性很強。他的幾了李昭道又繼承了他的畫風,時稱為“變父之勢,妙又過之”,並首創海景山水。
北宋中期,一些畫家們力排眾議,又重新致力於青綠山水,創造出適合宮廷欣賞趣味的典麗的青綠山水畫。使青綠山水畫進入了成熟時期,其著名的代表畫家有王希孟、趙伯駒等。北宋晚期王希孟的《千裏江山圖》,是青綠山水畫畫壇上的力作。“其輪廓的勾法,已不是舊製那樣僅僅是為了填色,而是為突出層次感的明暗向背做形象基調。換言之,也就是為皴法和渲染提供了用武之地。這也許是最關鍵的改變,它運用了水墨山水畫的寫實技法成果,使重彩的青綠山水,也打上了皴法的印記,從而有板有眼地和水墨山水畫一同分享寫實的樂趣,一同分享筆法的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