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注意智力的培養
文體研究
作者:齊瑞儒
摘 要:英語教學不僅要訓練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交際能力,聽說讀寫,還應該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智力發展,按理來說,每一門課程都要培養學生的智力發展,都要以開發學生的智力為主,而不是死記硬背一些知識點來應付考試。
關鍵詞:學習動機;教學方法;技能;想像力
古人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英語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要我學”的消極心理狀態轉變成“我要學”的積極心理狀態,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環,也是發展學生智力的前提條件。
一、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是發展智力的前提
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要既注意學習目的的教育,又要注意學習內容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性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使間接的遠景性的學習動機與近景的學習動機結合起來,互為補充。學生年級愈低,年齡愈小,愈要以激發直接的近景性的學習動機為主。課堂上要注意設置情境,加強直觀,注意抓引起學習動機這一環節,作為組織教學的核心。唱唱歌、玩玩遊戲。講講故事和適當組織競賽活動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要做到教學內容有一定的廣度,教學要求有一定的難度,教學活動有一定的密度。內容有一定的廣度,有利於使語言學習與文化科學知識的學習動機結合起來,更好體現英語的交際能力,還有利於學生在大量接觸語言材料中溫故知新,提高語言水平。事實表明,從初一開始指導學生大量閱讀與課文難易相當簡容讀物效果更好。要求有一定的難度,要求要略高於中等學生的水平,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既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隨手可得,而是“跳起來,夠得著”。有利於培養學生探索進取的精神。活動有一定的密度是指學生的活動麵廣,頻率要高,這不僅是提高課堂時間利用效的需要,也是語言訓練本身的要求,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敏捷反應能力。
要調動學生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要結合實際,學以致用,使學生產生成就感和覺得有進步。學習的需要。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都是以需要為基礎,由需要所決定的。學得會就有興趣,用得上就更有興趣。英語是活動的語言,英語課是實際課,教師要把英語當交際工具來教,學生要把英語當作交際工具來學,課內課外師生都要把英語當作交際工具來使用。要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教法,把大部分時間用在組織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活動上。多用課堂用語,建立值日報告製度和每節課前會話、創設情境,用英語教英語等都是好辦法。如果師生之間或學生之間能用英語作中介進行感情交流的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必然會出現一個新的飛躍。
二、開展語言實踐活動和傳授語言基礎知識是發展智力的途徑
英語教學通過聽和讀來培養理解能力,通過說和寫來培養表達能力,開展語言實踐活動是發展學生智力的有效途徑。初中學生要特別注意聽說讀寫的訓練。在聽說領先的基礎上,讀寫再跟上。如學生聽老師範讀、聽錄音,朗讀單詞,句子和課文,進行問答和會話練習等在聽說訓練中,要求學生發音準確、理解準確,反應敏捷。如果說語言實踐能力的提高離不開智力因素的話,語言知識的獲得則更多地依賴智力活動,因而語言知識的教學也就更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而在語音教學中觀察口型、舌位、音素的異同,在詞彙教學中觀察句子結構的特點,用詞造句的規律,兩種語言的異同等等,可以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觀察力。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各種語言現象的歸納,概括和兩種語言的分析、比較,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語言材料的呈現階段,應著重培養觀察力和理解能力;在知識的時間和技能的操練階段;應著重培養觀察力和理解力;在知識的實踐和技能的操練階段,應著重培養模仿力、記憶力和敏捷反應能力;在知識和技能的運用和遷移階段,要著重培養思維力、想像力和創造力。
三、改進教法,指導學法是發展智力的條件
學生智力的發展有賴於良好的教學方法。良好的教學方法在於能創造研究問題的情景,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好奇心。語言練習要加強真實性,學生置身於一定的情景之中,就會產生躍躍欲試的積極心理狀態。就會感到他們在真正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語言知識教學要用啟發式,啟發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良好的教學方法在於能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教學活動符合的思維規律。教學中要注意新舊聯係,使學生的知識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聽說讀寫的技能越來越熟練,要避免課堂教學單一化,要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做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提高學習效率。良好的教法在於既從學生現有的智力水平出發,又不一味遷就和停滯不前,而是積極創造條件。促進智力向高一級水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