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學數學教學能力培養之我見(1 / 2)

小學數學教學能力培養之我見

文體研究

作者:白如意

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關於加強小學生對學科知識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已逐步在各小學得到實施。新課程改革針對小學教育,更多的提出了建立快樂課堂的目標導向。通過營造出寬鬆、愉悅的課堂氛圍,實現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激發。最終,完成既定的教學內容。並且,建立在快樂課堂基礎上的數學教學,則是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培養的前提。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在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上進行重構。

關鍵詞:數學;能力;培養

新課程把能力培養分散到各個知識點和練習中,寓問題於生活。下麵結合本人的數學教學實踐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一、應用能力培養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內在要求

在培養學生數學實際應用能力時,首先則須營造出寬鬆、愉悅的課堂氛圍。這種教學氛圍的形成,有利於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麵主動性的發揮。主體性教育理念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應將學生置於教學的主體地位,充分引致出他們的主動性與能動性,教師則主要通過引導、啟發等環節來完成教學。由此可見,上述課堂氛圍的營造,本身就是主體性教育所要求的。另外師生互動教學模式,並不簡單的體現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問答”關係,而是建立在課堂平等地位的基礎上,通過數學問題的相互商討所形成的互動過程。由師生互動關係的建構,將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知識的習得中,有效激發出他們積極思考的意願。探究式教學方法,是針對小學數學教學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

二、組織有效的教學活動

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有問題才有思考。學有疑,才會學有所思、學有所得,才會產生興趣,形成動力。可見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創新教育的起點。教學中教師要不斷鼓勵,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法、步驟,而且要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實踐活動情境和參與的機會。從現實生活中選取觀察的素材,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數學問題的真正存在,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係,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學生隻有在親密融洽的師生關係中,才能真正表現自己,創造性地發揮潛能。如果教師冷漠生硬,過多指責,課堂氣氛必然會趨向緊張、嚴肅,學生產生的是壓抑感,小學生的自尊心理必然使他們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創造性的思維也就無從產生。因此,教師要時時注意在課堂教學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充分愛護學生的問題意識。

三、教學途徑的實際應用

以“重量單位”的教學內容為例:在導課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有多重嗎?這個問題直接與學生自己有關,因此,課堂氛圍就活躍起來了。然後,教師隨機抽一位學生回答自己的體重,學生可能會回答。最後,當知識學習完後,便可以將問題引向學生的實際生活之中。如,利用家裏的彈簧秤,秤出家中某一類蔬菜的總重量。再根據該類蔬菜的總價格,求出每千克的價格。這樣一來,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還加深了他們對身邊事物的關切度。有助於,自身科學精神與探究意識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