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舞蹈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1 / 2)

淺談舞蹈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與管理研究

作者:薛玲

摘 要: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發展成熟的重要階段,開展舞蹈教育不僅可以發展幼兒身體運動的機能,陶冶幼兒性格和品德。而且可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借助身體動作感受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關鍵詞:幼兒舞蹈;幼兒教育;作用

在科技技術發展、知識經濟初見端倪,國際競爭十分激烈的新世紀,中華民族要屹立於世界之林,要使中國在21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關鍵在於人才培養。而現在幼兒園的兒童,正是將來實現這一目標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責任非常重大,要使他們將來能承擔這一重任,就必須從現在抓起,從幼兒教育階段起實施素質教育。

瑞士音樂教育家達爾克洛茲說過:人類的情感是音樂的來源,而人的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體動作表現出來的,在人的身體中,包括發展、感受和分析音樂與情感的各種能力。因此學習音樂的起點,不是鋼琴等樂器,而是人的體態活動。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發展成熟的重要階段,開展舞蹈教育不僅可以發展幼兒身體運動的機能,陶冶幼兒性格和品德。而且可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借助身體動作感受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一、幼兒舞蹈可以發展幼兒身體運動的機能

舞蹈是以經過提煉、組織、美化了的人體動作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是一種空間性、時間性、綜合性的動態造型藝術。在構成舞蹈的諸要素中,動作是居於首位的,舞蹈即是以動作為重要表現手段的。幼兒舞蹈亦是如此。它與成人舞蹈所不同的是幼兒舞蹈是反映學齡前兒童的生活,表達他們思想、感情和態度的舞蹈。它是根據幼兒生理及年齡特點加以創編的。幼兒經常參加生動活潑的舞蹈教育和活動,可以增長他們的體力,促進幼兒骨骼、肌肉、呼吸、神經係統和循環係統的生理機能發育,加快幼兒新陳代謝,使他們的肌體不斷生長發育,如學習舞蹈《嘀哩、嘀哩》,通過用手模仿小草在春風中輕輕搖擺和花兒開放的動作,促進幼兒手指肌肉的靈活性和協調性,指關節和腕關節、肘關節的靈活性;通過娃娃步、小碎步、蹦跳步等動作的學習可促進幼兒的腿部肌肉的發育。在學習動作、練習動作表演這個舞蹈的過程中,幼兒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胃腸蠕動的次數增多,神經係統與循環係統也都積極參加活動。由此可見,舞蹈不僅能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節奏感,而且對幼兒身體機能健康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二、兒舞蹈可以陶冶幼兒的性格和品德

一個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雖然人的生理條件,尤其是神經係統的特點,對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但這種影響是微小的。人的性格是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受到社會的各方麵的影響和多方麵的教育,長期塑造而成的。幼兒園開展良好的舞蹈教育,使幼兒在輕鬆、活潑、愉快的環境中通過身體動作去感受音樂形象,通過表情、動作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幼兒形成活潑、開朗、熱情、大方的性格,因此,幼兒舞蹈也是幼兒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工具。舞蹈教學對幼兒品德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如《學做解放軍》通過各種操練動作和殺敵動作,培養幼兒勇敢、不怕困難的精神,愛憎分明的情感。如《采茶舞》中,通過舞蹈表現小姑娘清晨去茶園采茶,與小夥伴們一起勞動,然後跳起了歡樂的采茶舞,最後帶著勞動的喜悅回家的場景,以此培養幼兒愛勞動、團結友愛的好品質。通過民族民間舞的學習,可以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熱愛集體、熱愛本民族音樂和舞蹈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