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肝病的預防(2)(2 / 2)

若以這樣的注射器給其他病人使用,注射器中含有的微量乙型肝炎病毒血液,就會隨藥液注射到健康人體內,引起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現在的情況與已往已有很大的不同,一次性醫療器具的研製與應用,是有可能完全避免或減少上述情況的發生。因此,進步大力推行一次性醫療器具的應用是必要的。這些器具應包括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輸血器、一次性血液透析管路及其他一些有可能一次性應用的醫療器具。另外。堅持和完善各級醫療衛生單位的醫療操作常規、器具消毒及科學的管理製度也是必須的。各種醫療及預防注射(包括皮試、卡介苗及其它疫苗接種等),均應實行一人一管一針;各種醫療器械及用具也應實行用一消,尤其對血液等體液汙染的器具要嚴格進行消毒處理。嚴格采用本項非特異性預防措施,完全有可能使醫源性傳播乙型肝炎的機會明顯地降低。

加強獻血員和血液製品的管理是防止血源性乙型肝炎發生的重要措施。由於乙型肝炎病毒主要是通過血液傳播的,因此搞好對獻血員和血液製品的管理,防止輸血後肝炎的發生,在乙型肝炎的預防中占有相當重要地位。這是因為乙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於乙型肝炎病人及其攜帶者的血液中,當易感者不慎輸入了帶病毒的血液就有可能受到感染或引起發病。目前,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采用敏感的方法篩查獻血員乙型肝炎表麵抗原和乙型肝炎核心抗體後,已基本控製了輸血後乙型肝炎的發生,使輸血後肝炎大為降低。我國雖然起步較晚,但現在也已逐步完善了該項工作,建立了較為嚴格的獻血員管理製度。在乙型肝炎的預防中,對獻血員的嚴格管理,嚴格的篩查獻血員的乙型肝炎病毒標誌物,是預防輸血後乙型肝炎發生的主要環節。因此,應做到對獻血員進行定期體檢,嚴格實行一人一證製度;獻血員在獻血之前,應使用敏感的檢測手段檢查其血液中是否含有乙型肝炎表麵抗原和乙型肝炎核心抗體,以及其他乙型肝炎病毒標誌物,如果~旦發現其中任何項為陽性時,也應禁止其獻血。對其他血液製品,也應在製造前後以同樣的敏感手段進行檢測,如發現任何一項陽性者,亦應禁止出售和使用,並應徹底銷毀以防後患。

3.丙型肝炎的預防

我們已經知道丙型肝炎與乙型肝炎一樣,其傳播是多途徑的,但以輸血傳播為主要途徑。輸血後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是國外輸血後肝炎的主要原因,約占90%左右。我國輸血後肝炎仍以乙型肝炎為主,但亦有丙型肝炎發生。我們在醫療實踐中就曾發現過數例病人,由於治療的需要輸注大量的新鮮血或血漿等血液製品後,導致了急性丙型肝炎的發生。因此,丙型肝炎預防的重點仍同預防乙型肝炎一樣,要加強對獻血員的管理,加強消毒隔離製度,加強對血站等血源地的衛生監督和管理,防止醫源性傳播。我國已從1993年7月1日開始對所有獻血員在獻血前都要進行丙型肝炎的篩查,發現丙型肝炎抗體陽性者,嚴格禁止其獻血。如果暫時無條件進行丙型肝炎抗體檢查的地方,也要求先進行血清丙氨酸轉移酶和乙型肝炎核心抗體的篩查,這樣做亦能夠排除一部分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據報導,在排除上述兩種異常的獻血員後,輸血後丙型肝炎的發病率可下降61.2%。因為有人做過調查,在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乙型肝炎核心抗體陽性者中,丙型肝炎抗體陽性率明顯高於該兩項檢查正常或陽性者。因此,對獻血員做上述兩項檢查工作,是對暫時尚無條件做丙型肝炎抗體篩查工作的地區或部門,要求必須做到的一項補救性措施。這對預防丙型肝炎的發生,降低其發病率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