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食物是良藥:常見病的食療法(1)(1 / 3)

高血壓不可怕,常吃這些食物就能遠離它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升高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又導致冠心病、腦血管疾病及腎功能衰竭等一係列危及生命的並發症。

我們所指的血壓是指動脈內的血液對血管壁所產生的壓力。血壓分為高壓與低壓,高壓是指心髒在收縮時推動血液在血管內向前流動時產生的壓力(即收縮壓),低壓是指心髒舒張時的壓力(即舒張壓)。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隨測血壓值為收縮壓<;18.7千帕(140mmHg),舒張壓<;12.0千帕(90-mmHg)為正常血壓;隨測血壓值為收縮壓≥21.0千帕(160mmHg),舒張壓≥12.6千帕(95mmHg)為高血壓;隨測血壓處在上下兩界限之間為臨界高血壓。

高血壓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影響生活質量。臨床表現有頭痛,多發生在後腦部,還可有頭暈、頭脹、頸部扳住感、耳鳴、眼花、健忘、失眠、煩悶、乏力、四肢麻木、心悸等。也是造成肢體偏癱、心力衰竭、腦梗塞、腦出血、腎衰竭的重要原因,臨床上因高血壓病發生致殘致死的病例屢見不鮮,故學者稱之謂“隱形殺手”。

凡肝陽上亢的人,特別容易出現頭痛、眩暈。現代醫學發現,春天容易使血壓波動而升高,出現頭痛、頭昏、失眠等症狀。因此患有高血壓的朋友,除注意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適度的體育鍛煉與對症擇時服藥外,並要注意飲食調理。

1.飲食宜清淡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據報道,多吃水果和蔬菜可使中風危險性明顯下降。柑橘、果汁、甘藍菜、蘿卜、芹菜、黃瓜、卷心菜以及其他綠葉蔬菜對心血管均有保護作用,可經常食用。

2.控製鹽的攝入

食鹽過多,會加重病情。一般高血壓患者每天攝鹽量最好控製在4~6克。需要注意的是,在低鹽飲食的同時,要增加鉀的攝入,鉀可以保護心肌細胞。所以可多食含鉀的食物,如莧菜、菠菜、油菜、西紅柿、苦瓜、山藥等。但高血壓並發腎衰的患者,不宜食含鉀多的食物,以防體內鉀過多而導致心律失常。

3.控製膽固醇、脂肪酸的攝入

少食油膩食物,尤其是動物脂肪,限製食用各種動物內髒(心、肝、腎)、肥肉、奶油、蛋黃、魚子、河鰻、鱔魚、蟹黃等含膽固醇、脂肪酸較高的食物。可以適量食用花生油、玉米油等植物油。為了避免加重腎髒的負擔,蛋白質攝入量也不要太多,一般每天每公斤體重進食優質蛋白質1克左右為宜。

4.戒煙限酒

香煙中的尼古丁會刺激心髒,使心率加快,促使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尼古丁還能促使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上,增加冠心病和中風發生的機會。少量飲酒可增加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應以少量飲低度酒為宜,過量飲用高度酒,會加速動脈硬化,且對降壓藥物產生抵抗作用。

5.選擇合理的調養膳食

對於高血壓患者,我建議應該多吃“能降血壓的食物”。所謂“能降血壓的食物”,是指它們能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但不會降低正常人的血壓,正如阿斯匹靈隻能降低發燒病人的體溫,而不會影響正常人的體溫一樣。

能降血壓的食物有:

(1)荸薺、海蜇頭:各一至二兩,洗去鹽分,煮湯飲,名“雪羹湯”,有良好的降血壓作用。荸薺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荸薺清脆可口,不僅是生吃熟炒的食品,而且也是治療高血壓的佳果。治療方法是取荸薺、海蜇頭(洗去鹽分)各60-120克,水煎服,每天2次。

(2)芹菜:有保護血管和降低血壓的功效,且有鎮靜作用。常食芹菜炒肉絲,既能防治高血壓,又能補充營養。芹菜富含蛋白質、胡蘿卜素和多種維生素、氨基酸以及鈣、磷等礦物質。營養價值高、藥用價值大,具有降壓降脂的功效,尤以芹菜根煎服為佳。

(3)菠菜:含有蛋白質、纖維素、蔗糖、葡萄糖、果糖和維生素B、C、D、K、P,可作為治療高血壓和糖尿病的藥用食物。

(4)蔥:能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積累。常食蔥煮豆腐,有協同降低血壓作用。

(5)韭菜:韭菜可降低人體內膽固醇、甘油三脂,用韭菜與瘦肉煮湯,常食可見降低血壓效果。

(6)海帶:能防止脂肪在動脈壁上沉積,常用海帶燉豆腐食用,有利降壓。

(7)花生:用花生仁(帶紅衣)浸醋,1周,酌情加紅糖、大蒜和醬油,早晚適量服用,1-2周後,一般可使血壓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