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遠離疾病,做自己的家庭醫生(2)(1 / 3)

八是不求甚解過度查。有的人過分擔心自己的健康,體檢時不論是否需要,全部都做,這樣也是不可取的。

為了保證體檢的質量,除了要注意以上幾項外,充分做好體檢前的準備工作,也是不可忽視的環節:

1、體檢前幾天,要注意飲食。不飲酒,不要吃過多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對肝、腎功能有損害的藥物,還要注意保持血壓的穩定。

2、體檢前一天最好能洗個澡,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保證充足睡眠,以免影響體檢結果。

3、體檢當日的早晨應當禁食、禁水。

4、體檢當日,女性要避開經期,不要化妝,不要穿連衣裙、連褲襪,以方便檢查。

5、戴眼鏡的人,一定要戴著眼鏡去體檢中心。

6、曾經動過手術的人,注意攜帶相關病曆和有關資料,以便醫生查閱。

不同年齡層次的人體檢的時間次數也不同。一般來說,30歲以下的人群每兩年體檢一次,3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體檢一次,但特殊情況除外:30歲以下但血壓偏高、肥胖、部分身體指標不正常的人群應每年體檢一次,以便觀察病情變化,盡量通過非藥物療法來進行幹預;30歲以上的人群如果在體檢中檢查出一些陽性體征的人群,一般應三個月或半年針對某項指標再進行複檢。

哪些人最需要健康體檢呢?

1、白領族

據分析,白領的脂肪肝、高脂血症等患病率之所以比整個人群患病率還高,可能是因為白領人常有過量的攝食、進零食、吃夜宵等不規律的飲食方式,擾亂了其正常的代謝,為脂肪肝和肥胖的發病提供了條件。如果每年做一次認真的體檢,這些疾病便能做到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有效地阻止肝髒進一步纖維和硬化,使肝髒免受損壞。

2、40歲以上的亞健康人群

按年齡來算,18~40歲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身輕度失調呈緩慢上升趨勢,而到了40歲以上,潛疾病狀態的比例陡然攀高,55歲前後有明顯疾病症狀的越來越多。亞健康狀態在中年以後變得明朗化,滑向疾病的步伐迅速加快。肩負事業和家庭重任的中年人,千萬不要小視亞健康狀態,否則不久的將來,這些人中2/3將死於心腦血管疾病,1/10死於腫瘤,1/5將死於肺部疾病和糖尿病以及過勞和意外,隻有1/10的人才有希望安享天年。

3、已有慢性病的人

慢性病人指一些已患有心腦血管、糖尿病、肝炎、哮喘、胃病等疾病的人,他們可能在醫生的治療下能暫時得到緩解,但絕非能得到一勞永逸的良方,因此,這些病人仍然應定時進行疾病的複診和檢查。糖尿病人至少應每一個月檢查一次血糖,並檢查是否有合並症發生。乙肝病人每半年要檢查一次肝髒B超,以便能及早發現肝髒的病變。胃病病人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隨時掌握自己的疾病發展,及時調整用藥,達到治療的最好效果。

有不少受檢者由於對體檢的一些關鍵環節重視不夠,或認識偏差,出現種種疏漏,使體檢的目的難以達到。所以在體檢時,要遵循以下三忌:

一忌采血時間太晚。體檢化驗要求早上7∶30~8∶30采空腹血,最遲不宜超過9∶00。太晚會因為體內生理性內分泌激素的影響,使血糖值失真(雖仍為空腹)。所以受檢者應該盡早采血,不要輕易誤時。

二忌體檢前貿然停藥。采血要求空腹,但對慢性病患者服藥應區別對待。如高血壓病患者每日清晨服降壓藥,是保持血壓穩定所必需的,貿然停藥或推遲服藥會引起血壓驟升,發生危險。按常規服藥後再測血壓,體檢醫生也可對目前的降壓方案進行評價。服少量降壓藥對化驗的影響是輕微的,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高血壓患者應在服完降壓藥後再來體檢。對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也應在采血後及時服藥,不可因體檢而幹擾常規治療。

三忌輕視體檢結論。體檢結論,是對受檢者健康狀況的概括和總結,是醫生根據各科體檢結果,經過綜合分析對受檢者開的健康處方,對糾正不良生活習慣,預防和治療疾病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有些受檢者對體檢過程較為重視,卻忽視了體檢結論,沒有仔細閱讀和認真實施,使健康體檢失去了意義

第三節將減肥進行到底

肥胖是禍不是福

當許多人沉醉於“美味生活”的同時,另一種揮之不去的煩惱——“肥胖症”卻與他們如影相隨。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目前至少有7000萬人正遭遇肥胖的困擾,各大中城市有近1/3的人顯示不同程度的肥胖症狀。

肥胖人口日見增多,全球已達12億。聯合國環境調查組織——世界觀察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表明:肥胖正在成為世界範圍的一個主要問題,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全世界超重人數大幅度增長,已有12億人口。據我國有關部門公布的數字,我國肥胖人口已達7000萬左右,占總人口的4%~5%,我國城市人口中有17%是肥胖者,而由肥胖造成的心腦血管病已高達7%以上,已接近甚至超過某些發達國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