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病已經成為世界性難題,與艾滋病、吸毒、腫瘤等一起成為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它對人類的生存質量、人均壽命構成了巨大威脅。
1、肥胖能引起心髒結構和功能的廣泛性改變
部分肥胖症患者最終可發生肥胖性心肌病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體重指數超過30kg/m2是左心室肥大的獨立預測因子;體重超重還可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險性;腹部肥胖可增加心血管病發生的危險性。目前人們已經認識到,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導致其血壓增高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體重增加。
2、肥胖對消化係統的影響
肥胖症患者多有胃食管返流及食管排空時間顯著延長等表現,其胃的最大容量較正常人明顯增加,而胃內壓接近於正常人。肥胖症患者的胃容量隻有在明顯高於正常容量時才有飽感,提示肥胖症患者可能有容量擴張介導的胃飽閾值的增高。多數研究認為,肥胖症患者的“固體排空”較正常人明顯增快。肥胖症患者在攝入高脂肪液體試驗餐後,其近端小腸內容物通過時間縮短,對營養物質吸收的速度很快,而且吸收率較高。快速進入血液循環的營養物質不僅使其肝髒和胰腺的負荷增加,也使其整個消化係統的負荷增加。肥胖症患者同時易患脂肪肝、膽囊炎、膽石症。
3、肥胖對腎髒功能的影響
有學者觀察了肥胖伴有高血壓患者的腎功能及糖耐量和血脂情況,結果發現,肥胖症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GFR)及有效血漿流量明顯高於瘦者。
4、肥胖對內分泌係統的影響
醫學界在幾十年前就注意到肥胖症與糖尿病密切相關——隨著肥胖程度的增加,糖尿病的發生率亦在增加——這已是公認的規律。據報告,中度肥胖者的糖尿病發生率約為正常人的4倍,而極度肥胖者糖尿病的發生率高出正常人約30倍。肥胖可誘發胰島素抵抗及餐後高胰島素血症。肥大的脂肪細胞對胰島素抑製脂肪分解和促進脂肪生成的作用較不敏感,肥胖時胰島素敏感性可比正常減少5倍,而受體數可減少10倍。
5、肥胖對肺功能的影響
超重、肥胖的青少年與正常體重青少年之間的主要差異,表現在最大氧耗量、最大氧脈搏、最大氧耗量相對值、最大氧脈搏相對值、肺活量/體重和最大耐受時間等指標方麵。肥胖症患者在接受上腹部手術後,其肺功能損害嚴重,且恢複緩慢。過度肥胖可嚴重損害肺功能,導致肺活量下降、動脈血氧分壓降低,臨床可出現心慌、氣急、嗜睡、發紺、頸靜脈怒張、水腫、肝大和高血壓等症狀,並可發生肥胖——通氣不足綜合征。
6、肥胖與腫瘤的關係
大量研究證實,肥胖可以導致某些癌症發生。肥胖與癌症之間的關係可能與肥胖者的年齡、種族、家族史、脂肪分布及性激素水平等因素有關。肥胖可增加子宮內膜癌及乳腺癌發生的危險性,這與肥胖者的性激素水平等關係密切;肥胖亦可增加患結腸癌的危險性,這可能與肥胖者的高胰島素水平有關。
7、肥胖對妊娠的影響
有人在觀察孕婦過度肥胖對其圍產期的影響時,用BMI對孕婦作篩選,將BMI大於24者判為過度肥胖,並將其與正常體重的孕婦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孕婦中過度肥胖的發生率為38、49%;過度肥胖孕婦的妊高征、剖宮產率、產鉗使用率、圍產期異常的發生率均高於對照組。過度肥胖孕婦產前並發妊娠糖尿病、妊高征和胎盤早剝的風險較大,且易發生胎兒窘迫、產後子宮內膜炎和傷口感染。
8、肥胖對性發育的影響
在一項研究中,肥胖組的性發育、性成熟均明顯早於對照組。由此可見,肥胖促進了性發育和性成熟,使得肥胖兒童易出現性早熟的傾向。因此,對單純性肥胖青少年的性教育更為重要。
9、肥胖對兒童的影響
肥胖兒童發展為肥胖成人的幾率較非肥胖兒童高2、33倍。有研究表明,約有33、3%的學齡前肥胖兒童,20年後發展為肥胖成人;約50%的學齡期肥胖兒童,成年後患肥胖症;80%的青春期肥胖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升高;97%的青春期肥胖者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如血清甘油三酯、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血壓較高,心髒承載負荷的能力降低。兒童肥胖還與其成年後的糖尿病、膽石症及某些內分泌疾病的發生高度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