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氣溫還不是很高,這時可以適當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等,能清泄暑熱,以燥其濕,可以健脾而增進食欲。但切不可吃太多苦味的食物。因為夏季是人體肺部較弱的季節,而苦味入心,心屬火,肺屬金,火克金,心火不亢,肺氣平和,苦多則助心火。所以,為避免心氣偏亢,應省苦味,多食辛味,以助養肺氣。蔥、薑、蒜、韭、椒等,都是補益肺氣的良佳蔬菜。
盛夏時,氣候炎熱,出汗多,尤其是從事體力活動大量出汗後,很容易耗氣傷陰。所以應適當增加一些鹹味食物,以補充體內的流失的鹽分,滋養腎氣。但夏季的飲食一般比較清淡,所以,吃飯時佐以少量鹹菜,就可以達到補充鹽分的目的。而甜味攝入過多會生濕生痰並且影響食欲,夏季氣候潮濕悶熱,人體本來就容易生濕,過食甜味更助濕熱,導致胃脹不想吃東西,所以夏季不宜過食甜味。
另外,夏季氣候炎熱,容易失津液,多吃點酸味食物可以生津止渴,如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等。若在菜肴中加點醋還可以殺菌消毒,防止夏季胃腸道疾病發生。
3.秋季:少辛增酸,以養肝氣
秋天天氣涼爽、氣候幹燥,人們在食欲大增的同時,便秘、咽喉疼痛等疾病也不斷地找上門來。所以,在飲食上,一定要注意“少辛增酸”。所謂少辛,就是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這是因為肺與秋相應,肺氣盛於秋。辛味入肺,少吃辛味,是防止肺氣太盛。中醫認為,金克木,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酸入肝,以增加肝髒的功能,抵禦過盛肺氣的侵入。因此,在秋天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蔥、薑、蒜、韭、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如山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陽桃、柚子、檸檬等。這些水果中所含的鞣酸、有機酸、纖維素等物質,能起到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胃腸道蠕動的作用。
此外,秋季飲食還要防止“秋瓜壞肚”。在夏天,西瓜是消暑佳品,人們把它稱為天生的“白虎湯”,但是在立秋之後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菜瓜都不能恣意多吃了,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
4.冬季:省鹹增苦,以養心氣
冬季氣候寒冷,萬物收藏。中醫認為,這時人體的活動應該有所收斂,將一定的能量儲存於體內,為來年的“春生夏長”作準備。冬季在飲食調養方麵,以溫腎陽、健脾胃為主。這是因為,腎是人生之本,是人體生長發育之本,腎主鹹味屬水,心主苦味主火,水克火。冬季是腎經旺盛之時,在這個季節如果鹹味吃得過多會增加腎的負擔,因此冬季要適當減少鹹味,多吃苦味的食物,以助養心陽。
人的體質由於年齡、性別、體質不同,其陰陽盛衰、寒熱虛實偏差大,因此冬季飲食養生,要因人而異。例如,陰虛的人要多食用芝麻、糯米、蜂蜜、果蔬、魚類等。陽虛的要常食用韭菜、狗肉。氣虛的要常食用人參、山藥、大棗、鹿肉。血虛的要常食木耳、甲魚、羊肝等。此外,冬季宜多食黑色食物,如黑米、黑芝麻、黑棗、黑木耳、海帶、海參、甲魚、烏魚等。腦力工作者要食用核桃、麻仁、蜂蜜、豆製品、鬆仁、栗子等。
排毒:天然食物是最好的選擇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天都在吸收毒素,毒素無處不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排毒的重要性,於是,排毒成了很多人的每日必修課,清腸、斷食、保健品……各種排毒方法都用了個遍,但效果並不明顯,甚至一些排毒藥品還有副作用。那怎樣才能更有效地清除體內毒素呢?
我們知道,大部分毒素是從飲食中來的,因此最好的排毒方法當然要從日常飲食入手,這樣才能將毒素排出體外。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食物都有排毒的功效,像那些醃製食品、油炸食品等,不但不能排毒,還會增加體內的毒素。隻有那些天然食物才是排毒的最好選擇。
對此《本草綱目》中有詳細的記載,如紅豆、菠蘿、木瓜、梨等都是排毒不錯的選擇。此外,宿便之所以會留在人體內就是因為腸道的蠕動不夠,如果平時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比如糙米、蔬菜、水果等,都能增加腸道蠕動,減少便秘的發生。另外,吃東西時應該細嚼慢咽,以便口腔中分泌較多唾液,中和各種毒性物質,引起良性連鎖反應,排出更多毒素,在吃吃喝喝中就將毒素排出了體外。這樣既飽了口福,又有利於健康,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下麵就為大家介紹幾種排毒的好食物。
1.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