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本草綱目》:華夏仙草養生千金方(3)(2 / 3)

《本草綱目》中說黃瓜有清熱、解渴、利水、消腫之功效。也就是說,黃瓜對肺、胃、心、肝及排泄係統都非常有益,能使人的身體保持平順,避免過多的體內垃圾堆積,生吃能起到排毒清腸的作用,還能化解口渴、煩躁等症。

另外,黃瓜的美容功效也同樣為人們所稱道。因為黃瓜富含維生素C,比西瓜還高出5倍,能美白肌膚,保持肌膚彈性,抑製黑色素的形成。經常食用或貼在皮膚上可有效地對抗皮膚老化,減少皺紋的產生。黃瓜所含的黃瓜酸還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排出體內毒素。

黃瓜就像是人體內的清道夫,打掃人體的內環境,保持著它的清潔和健康。

不過需要提醒你的是,黃瓜性涼,慢性支氣管炎、結腸炎、胃潰瘍病等虛寒者宜少食為妥。如果要食用,也應先炒熟,要避免生食。

2.茄子

茄子是一種營養豐富的保健食品。中醫認為,茄子味甘性寒,具有消熱解毒、活血散淤、消腫止痛、祛風通絡及止血等功效。《本草綱目》說:“茄子味甘、性寒、無毒。主治寒熱、五髒勞損及瘟病。吃茄子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腫寬腸。”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茄子中豐富的維生素P,可增強細胞間的黏著能力,能防治微血管脆裂出血和促進傷口愈合。因此,常吃茄子可防治腦溢血、高血壓、動脈硬化、咯血、紫癜、壞血病、內痔出血、癌症等病,對慢性胃炎及腎炎水腫等也有一定治療作用。

不過,茄子也不能多吃。尤其是消化不良、容易腹瀉的人,茄子吃得太多對腸胃無益。《本草綱目》中還說:“茄子性寒利,多食必腹痛下利。”所以這種寒性的蔬菜最適宜的季節應該是夏季,進入秋冬季節後還是少吃為宜。

3.綠豆芽

綠豆芽清爽可口,是不少人非常青睞的食物,但是很多人隻知道綠豆芽好吃,卻不知道綠豆芽還是很好的排毒食物。《本草綱目》說它“解酒毒熱毒,利三焦”。綠豆芽富含纖維素和膳食纖維,可清腸排毒,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而且它含有核黃素,可以用來治療口腔潰瘍。另外,綠豆芽的熱量很低,經常服用,還能起到減肥的目的。

因此,凡體質屬痰火濕熱者,平日麵泛油光,胸悶口苦,頭昏、便秘、足腫汗黃,血壓偏高或血脂偏高,而且多嗜煙酒肥膩者,常吃綠豆芽,便可清腸胃,解熱毒。但是,綠豆芽所含的膳食纖維較粗,不易消化,且性質偏寒,所以脾胃虛寒之人不宜久食。綠豆芽也不宜與豬肝同食。

4.紅薯

紅薯味道甜美,營養豐富,又易於消化,可供給大量的熱量,有的地區還將它作為主食。此外,它還有著“土人參”的美譽。紅薯中含有大量膠原和黏多糖物質,不但有保持人體動脈血管彈性和關節腔潤滑的作用,而且可預防血管係統的脂肪沉積,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減少皮下脂肪,避免人體過度發胖。此外,紅薯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刺激腸道,增強蠕動,通便排毒,有利於減肥。

《本草綱目》中說:紅薯“性平,味甘,補虛益氣,健脾強腎,補胃養心”。因此,紅薯適宜脾胃氣虛、營養不良、習慣性便秘、慢性肝病和腎病及癌症等患者食用。但胃腸疾病及糖尿病等患者應忌食紅薯。另外,紅薯含有氣化酶,吃後有時會發生燒心、吐酸水、肚脹排氣等現象,但隻要一次別吃得過多,而且和米麵搭配著吃,並配以鹹菜或喝點菜湯即可避免。食用涼的紅薯也可致上腹部不適。

5.海帶

海帶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品,《本草綱目》中說:“海帶能催生,治婦人病,及療風下水。治水病癭瘤,功同海藻,昆布下氣,久服瘦人。”中醫認為:海帶味甘、性溫、微鹹,有潤腸通便、去火清熱的功效。這是因為海帶中含有豐富的褐藻膠,它是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夠與食物中的膽固醇結合,將其排出體外。它還具有降糖、降脂、抗饑餓、減肥、通便、防毒解毒、增加抗病能力等作用。除此之外,褐藻膠還能清除致癌物質和放射性汙染物。海帶是急性腎功能衰退、腦水腫、乙性腦炎、急性青光眼患者的理想食療菜品。

海帶中碘的含量極為豐富,此元素為人體內合成甲狀腺素的主要原料。甲狀腺素可調節人體的生物氧化速率,影響生長發育和各種營養素的代謝。胎兒、青少年的器官、組織分化和腦發育也都需要充足的碘。

海帶中的礦物質極為豐富,常食用能預防骨質疏鬆症和貧血症,使人體挺拔壯實、牙齒堅固潔白、容顏紅潤嬌嫩,變得更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