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紅樓夢》中的現代養生方案(6)(1 / 2)

在《紅樓夢》中,賈母是高壽之人,對養生之法也比眾人更為了解。如第七十六回中秋賞月時,賈母說:“如此好月,不可不聞笛。”隨即笛聲傳來,“嗚嗚咽咽,悠悠揚揚”,此情此景之下眾人都領略了其中的妙意。不得不佩服老太太——“須得老太太帶領著,我們也得開些心胸”。

音樂可以怡情,也可以治病。這並不是虛妄之談。音樂應用於醫學已經有數千年的曆史了。《內經》中將音階中的宮商角徵羽與人體的脾肺肝心腎對應起來,提出了五髒應五音之說。所以在我國古代就有以戲代藥的療法,即用音樂治療病痛。

現代醫學也證明:人處在優美悅耳的音樂環境之中,可以分泌一種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活性物質,調節體內血管的流量和神經傳導,改善神經係統、心血管係統、內分泌係統和消化係統的功能。而音樂聲波的頻率和聲壓會引起心理上的反應,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改善情緒,振奮精神;同時也有助於消除心理、社會因素所造成的緊張、焦慮、憂鬱、恐怖等不良心理狀態,提高應激能力。

對孤僻的兒童,音樂可以改善注意力、增強記憶力、活躍思想。消除他與周圍環境間的障礙。對成年人,音樂能緩解現實生活的壓力,讓人從中找到繼續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對老年人,音樂,尤其是他青年時代熟悉的抒情樂,可以喚起對青年時代美好的回憶,從而調節情緒,增強生活信心和樂趣。

5.吟詩作對也養生

吟詩作對在《紅樓夢》中太常見了,別說黛玉、寶釵、湘雲等這些小姐們,就是像香菱這樣的丫頭都能作出不少好詩來。《紅樓夢》中關於女子們起詩社,吟詩作對的內容在全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這些詩賦奠定了《紅樓夢》的文化基調,對於闡明作品主題,刻畫人物形象、性格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吟詩作對是一件極其風雅的事,而在這份風雅之中也蘊含養生的道理。

首先,作詩需要冥思苦想,反複推敲。其間需要大腦積極運轉,從而讓大腦有了充分運動的機會,可以延緩腦細胞的老化速度。

其次,借作詩抒發情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心理療法。心理治療中講究讓病人抒發出心中所想,而寫詩則是另一種表達方式。我們可以通過詩歌表達憤懣、憂傷、喜悅等感情,將內心的情感宣泄出來,才不會積壓於內形成心理隱患。

最後,在吟詩的過程中,能通過讀者(或病人)對詩歌內容的聯想產生一係列的心理效應,從而達到蕩滌肺腑,激勵誌操,悅性恬情,寧神忘痛的目的,即有助於消除危害健康的諸多不良誘因,減輕病痛。

當人們全神貫注於那美妙詩歌的海洋之中,那五彩繽紛、趣味盎然的意境,那精美絕倫的語言,簡直令人陶醉,即便有什麼愁緒煩惱,也會被拋到九霄雲外去,這對健康的好處不言而喻。

6.大觀園的環境養生效果好

《紅樓夢》第十七回中,曹雪芹以大篇幅描繪了大觀園的景象。白玉為堂金作馬的奢華生活在此可見一斑。我們在此不去理會這其中對封建貴族奢靡生活的批判,單單就養生來講,大觀園的環境無疑是最佳的修身養性的場所了。

大觀園如同人間仙境,亭台樓閣,曲水流觴,人居住於此就如同常年徜徉於風景如畫的旅遊區,自然心曠神怡,煩惱凋亡。我們現在的療養院也是遵循這個道理,都建在氣候適宜,風景怡人的地方。

另外,大觀園裏花草繁盛,綠樹成蔭。我們都知道綠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為人們提供新鮮空氣。一些植物還有殺菌、吸收有害氣體的功效,如鬆柏類植物,圓柏和側柏可以分泌出殺菌素,殺死有害病菌;月季花能有效地清除二氧化硫、氯、乙醚、乙烯、一氧化碳、過氧化氮等有毒氣體。植物的淨化作用使得我們能享受清潔的空氣,從而也減少了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環境的影響,我們的健康狀況也就和環境有了千絲萬縷的聯係。我國古代主張在高爽、幽靜、向陽、背風、水清、林秀、草芳之處結廬修養。參破紅塵的名士多選擇名山大川、幽雅清靜之處隱居也是此理。

《紅樓夢》中的中醫傳統療法

在《紅樓夢》中,曹雪芹除了講述了很多養生知識外,還把多種中醫的傳統療法巧妙地融入故事情節中,如中醫貼敷療法、中醫納鼻療法、捶背療法、針灸療法等,這些療法對現代人治病養生都有很大的啟迪和幫助,下麵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1.中醫貼敷療法:內病外治,安全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