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走近世界屋脊上神秘藏醫學(2)(1 / 3)

細讀藥師佛的十二大願,在感受藥師佛慈悲之心的同時,還能得到諸多養生啟示。如,第四大願、第五大願、第六大願、第七大願、第九大願都在指向個人修養方麵。在佛教看來,尚未開悟的眾生都會有各種煩惱困擾騷亂身心,特別是貪、嗔、癡等,相互混合而產生繁雜的四萬八千種不同煩惱。而心理方麵如此多的煩惱,就會導致生理方麵有四百零四種的傳統疾病和失調,使身體受到病苦之亂。藥師佛的願力就是為救濟一切眾生的病苦。

神秘而偉大的藥王城

據藏醫傳說:藥王門傑拉是釋迦牟尼的化身,他曾在藥王塔嘎爾普等天庭侍醫、君希普等眾位醫仙、梵天等外道諸神和觀音等諸菩薩,傳講醫學。所傳講的內容流傳到世間即成為《四部醫典》。

藥王城坐落在非常遙遠的地方,是一座由寶石、金銀、白珍珠、紅珍珠、藍琉璃構成的正方形無量宮。正座無量宮的宮牆有五層,並設有有四個門,東門由持國天王守護,南門由增長天王守護,西門由廣目天王守護,北門由多聞天王守護。無量宮內裝飾著各種藥物寶石,望樓、房簷上懸掛著五種用天上寶石製成的瓔珞,五種用菩提寶石製成的金頂、佛幢和屋脊,光彩奪目,清澈透明。

藥王城的南麵是陽光普照的錐頂山,那裏長滿主治寒性病的各種熱性藥物;藥王城的北麵是雪峰山,那裏生長和存在著主治熱性病的各種寒性藥物;藥王城的東麵是香茅山,那裏生長著七種訶子;藥王城的西麵是馬拉亞山,那裏生長著六種良藥(肉豆蔻,小肉蔻,草果,滑石粉,草紅花和丁香)及寒水石、五靈脂,還有溫泉和五種藥水(治療隆病,赤巴病,培根病,雙型混合病及三型混合病的藥水)。

藥林上空,群鳥歡歌;藥林四周,軀體內存佳藥的象、熊、麝等群獸伏臥。無量宮正中陳放著鑲嵌各種寶石的寶座,寶座由神獅、神象、天馬、鯤鵬、孔雀馱伏,座上端坐著正在傳講醫學的藥王門傑拉——藥師琉璃光佛。當藥王門傑拉傳醫學時,又化身為古、鬆、土、元丹、赤列五位熱白益西,並通過這五位化身神仙的相互問答揭示醫學奧秘。

《四部醫典》:藏醫學中的不朽經典

《四部醫典》是藏族著名醫家宇妥.元丹貢布於8世紀下半葉撰寫完成的一部藏族醫藥學經典著作,也是世界醫藥學名著。由於本書內容豐富,具有較普遍的實踐意義,因而受到藏族人民的普遍歡迎。

《四部醫典》的正文是以兩位仙人對答的形式,用9字韻體藏文敘述的。全書共計156章,四部分組成,即《根本醫典》6部,總論人體生理、病理、診斷及治療;《論說醫典》31章,介紹人體生理解剖、病症分類和治療原則;《秘訣醫典》92章,闡述臨床各科疾病之診斷和治療;《後續醫典》27章,主要論述脈診和尿診、各種方劑藥物的配伍、藥物的炮製、功能、給藥途徑及外治法,如放血、艾灸、火灸、外敷、撥罐等。

《四部醫典》總共收載方劑430方,單藥1002種,根據藥物來源、質地、生境、入藥部位的不同,分為貴重藥類、寶石類、土類、木類、精華類、平地產類(指作物類)、草類、動物藥等八大類。並對藥物的性味、炮製作了記載。作者認為藥物的生長與五行(土、水、火、風、空)有密切關係;並將藥物分為熱性與寒性兩類,熱症用寒性藥治之,寒症用熱性藥治之,這與中醫用藥理論類同。

全書從生理到病理,都貫串著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五髒六腑,寒熱氣血等理論,具有藏族的民族特色,其中有一些疾病是高原所特有的,有些病名至今未能找到中醫或西醫學中相匹的病名,藏醫中關於胚胎學的認識,認為是由父精母血的結合,逐漸發展起來,並且由簡單到複雜,最後形成胎兒。藏醫在胚胎學方麵的認識在世界生物學史上是很先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