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脫胎換骨般的變化(1 / 2)

下蔡,蓋山南麓,仙源之地。

下蔡東南這一片地域被稱為仙源之地。之所以有這樣的名字,是因為每到冬季,縣裏的其他區域往往冰天雪地,而這裏卻流水不封,覆雪不存,山裏中甚至宛若春季,鮮花綠葉隨處可見。在當地鄉人每年都有在冬天沐浴熱泉的習俗。

以劉和的理解就是,此地的地熱資源豐富。

劉和等人現在就躲在這樣一個小山穀裏,地上不見一點積雪不說,還生長著鬱鬱蔥蔥的林木,淮水的一條支流正好從這裏經過,沒有結冰,劉和捧起一汪水,竟然是溫熱的。

劉和等人此時還不能回歸營地,隻能暫且藏在這裏。

因為幾人現在都受了重傷。劉和還好一點,昨晚第一次親自上陣,所以他不但裏麵穿裏一件取自少府內庫的金絲內甲,外麵還穿了一件量身定製的魚鱗甲,身上中的幾箭全是皮肉傷。

難辦的是趙雲。昨晚救下劉和二人之後,趙雲就昏了過去,現在身上體溫高的嚇人,於是劉和命令郝翊幫他清洗傷口,塗上傷藥,並換了幾件相對幹淨的衣服和鎧甲。

傷藥在趙雲馬上的包裹裏有,衣服和鎧甲都是劉和二人從死人身上剝下來的,雖然也有些血跡和破損,但最起碼比他們身上的好。

至於為什麼不能回去,原因很簡單。

先不說劉和不可能丟下趙雲不管,起碼劉和並不認為回營地是個好主意。

一方麵不知道營地現在狀況,回去福禍難料;另一方麵劉和總感覺吳協的背後有一股龐大的勢力操控,直覺告訴自己,現在回營的路上必然危機重重,敵人是不會讓自己輕易回營的。

“所以自己得提前做好打算。”劉和暗想,手中提著佩劍,他已經有了初步的打算。

“公子,趙將軍那邊已經忙完了,您還有什麼交代?”看著劉和用佩劍不斷砍伐著林中枯木,郝翊的眼皮直跳。

相傳此劍乃是戰國時傳下來的寶物,東海恭王劉強當太子時所持的佩劍,劍名寒澧。劍身似銅非銅,似鐵非鐵,削鐵如泥不說,還有一股凜冽的寒氣,攝人心神。

而今劉和竟拿來到斧頭用!

劉和卻不覺得可惜,劍鑄造出來就是給人用的。

“把那些砍好的長棍給我撿過來。”劉和一指不遠處的灌木,又低頭忙碌起來。

“諾”郝翊低頭應是,彎腰走了過去,卻在接近的一瞬間,低喝一聲,長刀閃電般的刺向灌木叢,灌木叢中發出一聲慘叫,一持刀男子跌坐出來,身著黑衣,並不是幽州的軍服,應該不是吳協的人。

眼見暴露,林中的敵人不再潛藏,先前一人顯然隻是斥候。隻見有六名大漢紛紛現身,如大鳥般從岩後,從樹頂,從壁上飛躍而下,個個身手矯健,勢如奔馬。

劉和卻冷笑一聲,絲毫不懼,撿起兩根鋒利的木樁,腳尖一踩樹幹,整個身體如蝙蝠般倒撲向敵人,同時兩道黑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分擊兩人,“啪”“啪”兩聲,分別將他們活活釘死在樹上。

第三個人也不好好過,被劉和一頭撞在胸前,胸悶氣短,頭昏眼花,不待清醒,便聞“哢嚓”一聲,他的脖子已被一雙鋼鐵似的胳膊猛然扭斷。

轉眼間,六名大漢已折掉一半。

其中二人對視一眼,雙雙撲了上來,兩輪大刀帶著嗚嗚的氣爆聲轟然斬落。劉和此時仰臥在地上,難以招架,隻能側身一閃,躲過一刀,長刀沿著金屬魚鱗,迸射著一跐溜的火花,伴隨著尖銳的摩擦聲從一旁劃過。

劉和一腳猛踢另一人的襠部,隻聽“噗呲”一聲,大漢頭重腳輕,當場昏厥過去。另一人微微一愣,劉和手中的古劍已經凶橫刺出,由下頜而入,頭頂而出。

最後一人離得較遠,見此情景,嚇得轉身就跑,跑著跑著竟然軟軟的搭在地上,一柄長劍不知何時沒入其背,直至劍柄,胸前的劍身在太陽下閃爍著幽光,竟不附著任何鮮血,血液沿著劍身一滴一滴落下。

此時剛殺死敵人,過來相助的郝翊還沒跑幾步,就見劉和緩緩走上前去,將佩劍從屍體裏自然地抽出。

此時昏厥的大漢發出輕微的痛哼,微微睜開的雙眼中倒映著一個修長的身影,白光一閃,卻發現自己離身體越來越遠。

郝翊看的目瞪口呆,不禁問道,“公、公子,您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厲害了?”

劉和眉頭微皺,顯得也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