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廟中結義(2 / 2)

“果真有神箭手!”張老六此刻想的卻是這個!那隻長箭給他留下了太深的心理陰影。他不再回頭,猛地躍上戰馬,拔出短刀狠狠地刺在馬臀上,倉皇逃命去了。

張老六一逃,剩下的黑衣人頓時如受驚的小獸,四散逃命去了。

劉和也懶得追殺,隻有趙雲執著的又連續射殺數人,方才罷手。最後逃走的不過二三人罷了。

劉和摸了摸身上數個模糊的傷口,不由得齜牙咧嘴,在自己身上開洞,雖然隻在表層,那也是自作自受啊!

隨後劉和憤憤地撿起長矛,將地上斷腳的,破肚的,重傷的,垂死的黑衣人挨個戳死,最後數了數,敵人總共留下了二十八具屍體!

劉和暗呼僥幸,“沒想到這一波竟來了這麼多人,要不是有心算無心,今晚可就慘了。”

劉和走進廟中,見趙雲正在撫摸著七石長弓,箭矢早就用完了,顯然趙雲放了個空箭,將張老六嚇跑了。

趙雲見到劉和,眉頭不由得一皺,“這次的副作用更嚴重了,再這樣下去你後暴斃的!”

劉和倒無所謂,反正他也不知道自己現在什麼樣子。他一屁股坐到地上,絲毫不顧及形象自己漢室宗親的形象。

“反正今晚是最後一次了,子龍兄不是說還有機會補救嗎?”

趙雲可有劉和這麼樂觀,歎了口氣道,“現在可難說了。看樣子現在你必須盡快進入內壯期。你需要早點學到千鈞鎮氣功方成,否則光心性一關未來就是一個大問題。”

“好了,好了。”突然看到趙雲哀愁歎氣的樣子,劉和非常不適應,就想轉個話題,“剛剛大勝,談論點高興的事情。要不我們結拜吧!”

“什麼?”趙雲有些愕然。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虎牢關三英戰呂布,我可是羨慕久矣。我時常盼望能有一異姓兄弟,與我一起挽狂瀾於既倒,扶漢室之將傾。”劉和突然興奮起來,青絲散亂,白發縷縷,竟然有一種說不出的妖異與豪邁。

“當年我千裏奉詔,隻身入京,一路上卻見神州蒙難,百姓受苦,鬼蜮魍魎橫行無忌。我雖年不過十五,目不過兩隻,卻也看得出這漢室垂危,大權傍落,已到了風雨飄搖的最後關頭。”

“我雖不才,卻也是世祖嫡長,東海之後,身入長安之後時常碾轉反側,宿不能寐,常常歎息掩涕,哀民生之多艱!然而人力畢竟有時盡,獨柱擎天力弗支。”

“卻不想幾次生死相隨,竟與子龍兄這樣俠肝義膽的忠貞之士相交相識,真是天不亡我大漢!機緣如此,子龍兄何不與我在這土地廟前,焚香祭天,結為兄弟,他日解民倒懸,三興大漢!

趙雲聞言,沉默不語,心中卻感動萬分,不想劉和卻誤解趙雲的心思,

“也罷也罷,卻是我思慮不周,險些害了子龍兄龍。如今公孫叔璋方死,你我若結為兄弟,豈不是令公孫瓚怨恨於兄。”

雖然自我安慰,劉和一時間竟然索然無趣。

不想趙雲卻駐弓而起,朗聲大笑,“我認識的伯衡胸懷天下,豪邁不羈,沒想到今日卻思前顧後,作那小兒女之狀,實在是有損你漢室貴胄的威儀啊!”

說著一把抽出劉和的寒澧,狠狠剁下,一時血濺五步,馬頭翻滾,趙雲抹了一把臉上的鮮血,仰頭歎道,“你我二人已數次共度生死患難,我趙雲又豈是愛慕虛名,貪生怕死之輩!”

“隻可惜如今白馬已有,烏牛不在,焚香祭器,卻是一件也無,為之奈何,奈何!”

劉和聞言大喜,一把提起馬頭,擺放在土地像前,正色當,“大兄心意之堅,世所共知,奈何我已知曉兄之處境,又豈會令大兄蒙受不白之冤!此後大兄隻管歸見公孫,自證清白,我保證三年之內,必會使公孫瓚恭送大兄回來!”

“我聞詩雲,‘鼓鍾於宮,聲聞於外’,‘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正像如《禮記》中所講的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一樣,隻要虔心誠意,就能產生靈驗;隻要有堅定的信念,正確的心態,願望就會實現,這就是心誠則靈。”

“隻要你我兄弟二人齊心向力,虔誠相待,又何必在乎這些繁文縟節呢!”

“大善!”

趙雲聞言擊掌附和,遂與劉和跪拜案前,拜天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