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二會袁術(1 / 2)

“主公不覺得是天意嗎?”

看著劉和有些發呆,封旻微微笑道,“吳協竟敢襲殺主公,實在是罪該萬死!本來我還想尋找機會替主公除了此人,不想此人自投羅網,連田坤也被牽連了進來,天賜的一箭雙雕啊!”

“是啊!”

既然封旻不想點破,劉和也樂得裝糊塗。於是感慨的說著,“我本來隻想殺了吳協,不料天意巧合,連田坤也被牽連了進來,可謂是陰差陽錯。既然能名正言順的除掉了心腹大患,也隻能用天意來解釋。”

劉和走到軍前,凝望連成一片的大軍,略有些興奮道,“這才是我的根基啊,否則的話閻剛也不會如此輕易地低頭。”

“也是閻剛倒黴,什麼也不知道,便一頭撞了過來。”

“那先生以為,既然障礙已除,我又該如何徹底掌控全軍呢?”劉和問道。

封旻站在劉和背後負手一笑,“其實現在掌控全軍的困難在外而不在內,主公恐怕的去見一見後將軍袁術!”

“先生指的是糧草問題吧!”

封旻指了指腳下,歎息道,“不僅僅如此,我說的是立錐之地,恐怕主公是不打算回幽州了吧!”

“就知道瞞不過先生。”

封旻雖不善於軍事,但分析問題卻非常透徹,總是能看到問題的關鍵處。劉和點了點頭,也不隱瞞,坦言道:“先生說的沒錯,幽州對我來說就是死地,我必須得找一個更好的立錐之地。”

封旻笑了笑,目光又望向列陣的士兵,徐徐道,“雖然我不知道主公為何這樣認為,但多一處根基總沒有錯誤,不知主公何時去見袁術。”

劉和心中有些感慨,其實冥冥中的天意不僅僅是自己掌握全軍,而是自己的到來。老天早已注定,大漢的命運將被改寫。

想到這,劉和微微笑道:“明天吧!此時已在不宜遲。”

這時正好桓彪快步走來,低聲稟報道,“主公,有個人還沒死!”

劉和思忖了片刻道,“盡可能的搶救過來,將來可能還有用。”

……

“咚”,“咚”,“咚”……

下蔡城中震天的鼓聲驚醒了這座死氣沉沉的古城,一輪朝陽冉冉從東方升起,光芒萬丈,破舊迎新,帶來了新的一天。

在下蔡城北的一座巨宅內,一名頭戴金冠、錦衣玉帶、腰係紫綬金印的中年男子緩緩走進後院,陽光照在他的身上,一半光明、一半晦暗。。

他身長八尺,身體修長,麵白美髯,狹長的雙眼中,不時地透出一絲厲芒,給人一種溫文爾雅又不失威嚴的感覺。

他便是劉和在酒宴上見過麵的後將軍袁術,四世三公袁家的嫡長子,擁有十餘萬帶甲士、縱橫荊、豫、揚三州的一方諸侯。

袁術這段時間因為孫堅的緣故,他心情不是很好,孫堅不但是他名義上的盟友,更是他最得力的手下。

上個月拿下下蔡城後,袁術為了鼓舞士氣,一舉攻下九江,特意舉家遷到下蔡,坐鎮前線。不想孫堅被袁術殺死的消息,卻緊跟著就傳了過來,使得袁術極為被動。

孫堅之死不但使得袁術的兵力損失慘重,連借孫堅之名收在麾下的豫州,其所轄的很多郡國也變得不穩起來。尤其是孫堅留下的的舊部,嚷嚷著要找袁術報仇,令袁術心情十分煩躁。

加上下蔡城下的慘敗以及後方肆虐的黃巾,這段時間,袁軍上下都在一片混亂中度過。袁術也顧不上再接再厲,攻打壽春了,整天埋在書房裏。就連後將軍府的謀士們也消停了很多,不再打幽州軍的主意。

但袁術還是從書房裏走了出來。

一早起來,他便聽說來嫡子袁耀那邊鬧了起來,心情不由得變得更糟糕起來。但作為自己唯一的嫡子,他還是打算過來看看。

袁術負手走下台階,穿過一條精致的卵石小路,來到一座小院前。小院前是一片不大的小校場,場中弓馬兵器,一應俱全,應有盡有。

袁術走到近前時前,一員披甲掛弓的大將正在教一個八九歲的孩子騎射,他抬頭看見袁術,嚇了一跳,連忙滾落下馬,單膝跪地道:“末將張勳,拜見主公!”

這位大將就是袁術帳下與橋蕤齊名的頭號大將張勳,雖然無論武藝還是謀略,張勳都比橋蕤差了不止一籌,但他這個人卻極為擅長揣摩袁術的心思,可謂是簡在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