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蔣欽案(1 / 2)

兩袁之爭的的最終獲利者,既不是拿下九江的袁術,也不是穩坐釣魚台的袁紹,反而是長江兩岸,橫行水陸的諸多賊寇。

袁術與周昂拚了個兩敗俱傷,攻下了九江,卻動搖了在豫州的統治;袁紹鞭長莫及,損失了二周這兩大得力臂助不說,周昕也因此與之若即若離;而長江流域賊寇們隔岸觀火,未損失一兵一卒,卻趁著江淮間的****,趁勢而起。

優勝劣汰,強者愈強。待到九江之戰徹底落下帷幕之際,江淮附近共有三大巨寇脫穎而出。

這三大賊寇分別是占據巢湖,擁眾萬餘,自稱巢湖太守的鄭寶;賊丹楊、宣城、涇、陵陽、始安、黟、歙諸險縣大帥祖郎以及肆虐兩湖,盟誓十八水寨的水上將軍彭虎。

這裏的水賊奸細指得就是水賊彭虎的手下。有道是“不是猛龍不過江”,這彭虎就是來自鄱陽湖的一條過江龍。

在江淮****之際,趁著鄭寶、祖郎的陸上之爭,彭虎突入巢湖,串聯壓服了巢湖之上的十八水寨,並將雄踞巢湖的鄭寶一舉趕到了山上,聲威大震,遂自稱為“將軍”。

按理說,彭虎現在應該抓緊時間梳理水賊內部的各方勢力,並防備鄭寶的反擊,根本抽不出時間的兵力來覬覦合肥。倒地是什麼原因,使得“水賊奸細”出現在合肥新城?

行的這一路上,劉和一邊暗自思忖,一邊將合肥所麵臨的局勢細細道來。劉唐聽了很是驚訝。

直到此時,他才明白大兄為何會讓自己千裏迢迢的從幽州趕來,到九江輔助侄兒。看來,“狡兔三窟”計策看起起來不錯,但其餘的兩窟也不是那麼容易挖的。

連這合肥之主的從父都如此驚訝,同行的鄒禮等人,就更是暗暗吃驚了。

一路上鄒禮等人對戰亂的九江也做了不少打探,對這九江十四縣的情況,他們也略有耳聞。卻不料,深入了解之後才發現,合肥的局勢是如此的錯綜複雜。

但鄒禮等人並沒有心生氣餒,來之前,對於劉和所麵臨的困境,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

劉和勢力將來的發展如何,他們還要繼續觀察,看個究竟才成。

眾人心事重重,一時,路上無話。

一行人沿著主道,匆匆而行,很快趕到了縣寺閭門。

這時,縣寺之外圍觀的庶民已經開始散去,看衣裝,卻也幹淨整潔,麵上更無饑寒之色。

眾人見此,反而不急了。

劉唐對新城的建設比較滿意,朝著鄒禮等人笑著說道,“隻是區區幾日的時間,這縣寺倒也建的有模有樣!”

劉和知道這是劉唐給他長麵子,但他自己還是得謙虛一下,於是發出一聲歎息,道:“實不相瞞,自這縣寺修建以來,我也未曾來過,隻是令手下以‘水泥’築之,其速度倒是讓我驚訝。”

“哦?這‘水泥’,當真由此奇效?我等已經迫不及待,想見識一下這縣寺的修築情況了。”

見鄒禮等人麵帶期待之色,一改之前的憂心忡忡,劉和點頭,帶著一行人擠進人群,走進縣寺。

而此時,縣寺之內,所謂的“水賊奸細”已被審理完畢,押送走了。

堂上座官者,自是劉和軍中的主簿封旻,隻是此時他的臉上,滿是疲憊的倦容。

要說這合肥最忙之人,恐怕連主公劉和也隻能排第二,封旻這個大管家才是最勞心操肺的那一個。

本來他還在忙著開荒的事情,不想就出現了“水賊奸細”的案件。事關新城的安危,劉和又不在,封旻隻能丟下手頭的事務,由軍中的主簿專任新城的縣令了。

一審才發現,這案子並沒有眾人想想的那麼糟糕,但也不是看上去的那麼簡單。

正當封旻在堂上暗自傷神之際,一行人走了進來,封旻連忙下堂見禮。

在劉和的介紹下,眾人相互結識了一番,封旻趁機將眾人關注的案情始末詳細道來。

被指認為“水賊奸細”之人姓蔣名欽,字公奕,乃是九江壽春人。父母早亡,乃是由兄嫂撫養長大。

隻是長兄性子懦弱,非常懼內,蔣欽又甚不討嫂喜,後來小侄子出世,蔣欽在家中就越來越不受大嫂待見。

蔣欽束發之後,更是被大嫂趕出家門,自謀生路。迫流落坊市的蔣欽,沒有什麼謀生的手段,在朋友的帶領下,加入了遊俠的行當。

蔣欽驍勇果敢,才敢和武力皆是出眾,很快成為了壽春一帶有名的大俠。後來為好友出頭,得罪城中的世家。為了躲避仇家,又被迫逃出了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