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幾位開創者曹操、孫、劉,哪個不都是躲在軍隊的後方,最多臨陣指揮?親上戰場,一馬當先的呂布、孫策,最後又是哪般結果?
但今天這個決定還真不是劉和腦袋發熱,突發奇想的決定。
這次行動或許很危險,但對劉和來說,幹什麼不危險?上陣殺敵危不危險?眾敵環伺危不危險?他以後可能遇到的危險還多著呢,他當然不可能因為事情有危險就不去做!
當然了,能規避的危險,還是得盡量規避,出發前他會做出充足的準備。
劉和此次隨行,有兩個目的,一則完成劉曄的考驗,一則提升自己的名聲。
劉曄之所以隻稱劉和的官職,而不是主公,就是因為他還在考察著劉和。
昔馬援答光武雲:“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像劉曄這樣的佐世之才,你指望他一投靠就死心塌地,那是不可能的,他需要看看你是否值得他盡忠。
曆史上荀彧先投袁紹,再投曹操,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劉和現在的弱小,不僅是軍力上的弱小,還有聲望上的弱小。
現在天下叫得上號的諸侯,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單論名聲,劉和恐怕連前五十都不一定排上。既然暫時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那也隻能從個人聲望上想辦法了。
曆史上能夠開朝立國的君王,無不是堅韌不拔之流,以大決心、大毅力,衝破無數生死險阻,才取的成功。
就像後世的一句話,今天不玩命,明天命玩你!若是從霸業的一開始就畏畏縮縮,他劉和拿什麼去逆流而上,三興大漢!
劉和環顧四周,氣勢凜然,仿佛是一柄已經出鞘的寶劍,鋒芒畢露,令人不敢直視,聲音如金石相擊,鏗鏘有力,“我意已決,明日出發!”
眾人麵麵相覷,知道事不可為,隻得應諾。
說到這裏,劉和已不想多說,吩咐道,“爾等先都退去吧!劉長史和封主簿留下,再將蔣欽帶來,我有重用。對了,這幾日,一定要好好巡視周圍,見到有可疑人窺探,全都給我抓進來,等滅了鄭寶,我再挨個收拾!”
劉和冷笑的說著,當下命何親衛前往牢獄,將蔣欽帶來。
黑衣衛聽著,應命,便出去了。
“罪人蔣欽,拜見劉侍中!”
當黑衣衛前來的時候,蔣欽正在牢中修煉武功,聽來人說劉和要見自己,他的心裏立刻大喜。
這幾天他雖然一直被關在牢中,但吃的喝的比外麵都好,就隱隱約約明白了劉和的意思,所以在牢中安靜的等待著。
後來塗老狸來到了牢中,想要帶他離開,他之所以嚴詞拒絕,無非是期望著萬一存在的機會。
事實證明,他賭對了!
“公弈請起!”劉和笑眯眯地將蔣欽扶起,看向他的目光裏,充滿著審視。
“我已知你無罪,你以後可不要再自稱什麼罪人了!”
蔣欽身過八尺,猿背蜂腰,刀削般的臉龐上眼窩深凹,雖然顯得有些陰鷙,但配合著他渾身散發的精悍之氣,倒也有一種武將的驍勇之感。
他的手腳粗大,青筋暴露,力氣肯定不小,加上他皮膚粗糙,下盤沉穩,所學應該是一種橫煉武功,劉和一下子就想到了周泰身上。
“這次叫你前來,是有一個任務要交給,不知道公弈是否有興趣?”
這還是劉和第一次與蔣欽相見,總體而言,對他的印象還是不錯的。蔣欽此人雖然有些功利心,但但誰不想升官發財,光宗耀祖?隻不過別人放在了心裏,他卻表現了出來。
寒門弟子這種“天生我才不得用”的無奈,以及由此而生的功利心,劉和是理解的。並且他非誠欣賞蔣欽這種另類的直率,於是他也不繞彎子,直接坦言相問。
“原為校尉效死!”蔣欽的心裏非常激動,雖臉上表情平靜,不過,微微顫抖的手,卻在顯露主人的情緒。
蔣欽並沒有問什麼任務,反而直接表態效忠。這個時代是其他人來說,可能會對這種露骨有所不喜,劉和卻非常欣賞。
“好,既然如此,你就隨我與劉曄長史一起同赴居巢山吧!”
聽著劉和將計劃一一道來,蔣欽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
到居巢山的風險,蔣欽當然知道。但為了等這樣的一個機會,他已經等待幾年了,他不想再等!
此時蔣欽目光堅定,心中湧現出一股士為知己者死的衝動,他的聲音中多了幾分鄭重和誠懇,再次叩首高呼,“原為校尉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