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田契(2 / 2)

淮南郡自周昂跑路之後便一直沒有太守,畢竟現在的漢室的威望雖然已大不如從前了,但哪怕是驕狂的袁術也不敢直接扇朝廷的臉。

袁術將九江郡改為了淮南郡,變相的奪走了九江,但太守的空缺還算是給朝廷留幾分麵子。

但若是讓張勳當上太守,算怎麼一回事?

麵對麾下文武的反對,“無奈”的袁術隻得采用孫策的建議,將張勳降半格任用,命他做了典農校尉。

手下的文武這才偃旗息鼓,聽說連一直與張勳不太對付的橋蕤也沒有激烈反對。

“孫策這是找死!”

聽了封旻的解說,劉和哪裏還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心中突然湧現出一股難以遏製的憤怒。

便麵上是孫策還張勳的人情,畢竟之前張勳在袁術之前舉薦孫策領兵,這次孫策建議張勳擔任典農校尉,在外人開來這可能是一次很平常的禮尚往來。

畢竟孫劉之間還是有一定交情,沒來由孫策是不會輕易介入劉和、張勳之間的恩怨的。

但對他一直抱有敵意的劉和,卻聞出了其中不同尋常的意味。

孫策剛來過合肥,當然明白合肥的根基在與屯田,而劉和張勳之間的矛盾更是世所共知。

這個時候孫策建議什麼不行,非得建議張勳擔任掌管全郡的農事的典農校尉,要說其中沒有貓膩,那是不可能的。

劉和知道,孫策恐怕已經有了現在還不該有的野心。

孫家雖然沒落了,但孫堅在袁術帳下結下的人脈是極其恐怖的,再加上孫策本身的優秀,孫策在袁術麾下的影響力是很大的。

袁術的大將喬蕤、張勳都愛慕孫策的風采,連袁術都認為孫策是少年英雄,常歎息說:“使術有子如孫郎,死複何恨!”

這從袁術采納了孫策的建議,就可以看出,孫策要比曆史上混得要更好。

要知道,在孫堅死後,孫堅的部曲雖然被袁術吞並,但現在率領他們的主將依然是孫家之人,也就是孫堅是侄子孫賁。

雖然掌握的孫家全部的力量,他還是尊孫策的正嗣。

而袁術也不是後來的袁術,現在的袁術還是比較注重的名聲的,所以雖然吞並了盟友的部曲,表麵上還是將孫家的親侄孫賁推上了前台,表其為豫州刺史,繼承孫堅的一切,並允許這支部曲表示一定的獨立性。

孫策應該是與孫賁聯係上,並取得他效忠,使得孫策有了與劉和做對手的資格。

雖然現在的孫策要變曆史上複出是要稚嫩的多,但他也比曆史上更加的意氣風發!

現在的孫賁還沒有被袁術趕到江東,這就使得孫策要取回父親的舊部要更簡單的多。現在他有做的是就是證明他比劉和更有資格做袁術的盟友,他有能力繼承孫堅的一切!

而他劉和就是孫策前路上的第一塊絆腳石與踏腳石!

“看來合肥的實力還是引起了孫策的忌憚,上番的示好算是白做了。”

也是劉和大意,低估了孫家的團結,和曆史的改變。

劉和隨即正色道,“沒想到孫策現在就已經有了不該有的野心,現在是到了敲打敲打他的時候了!”

封旻顯然也知道這點,但他還是力勸劉和。

“還請主公三思!現在我們的主要精力還是得放到田契案上,否則這會動搖我們的根基!

“無妨,此時我已有定計!”

劉和不以為意的擺了擺手,“他們隻是知道事情鬧起來一定會惹怒袁術,卻忘了袁術之所以會發怒,是因為他不想事情鬧起來。等著吧,我一定會讓他們偷雞不成蝕把米的!”

劉和笑了笑,眼中閃爍著莫名的光芒。

……

幾天後,數百裏之外的宛城突然轟動了起來。

起因是劉和麾下的屯田主事宋昱,犯罪後為逃避責罰,躲進袁術的軍營,藏到馬棚裏麵。

劉和派人追捕,直入袁術營中,將罪犯搜出,當場斬首。

事情結束後,劉和才去拜見袁術,說明情況,向他道歉。

事情的結果讓人跌了一地眼珠子,意向驕狂的袁術不僅沒有因為此時與劉和的翻臉,反而讚揚了他,並且而歎道,“背主之人,當共疾之,何為謝也?”

消息很快傳到了合肥,還在觀望的的士族們心中震怖,紛紛歸還手中的地契,而幾家動作稍慢的更是被官府抄家滅族,劉和由是借此徹底收服的合肥。

他的名聲也開始向著江淮之外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