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甘寧掛印(1 / 2)

蘄春縣,甘府,傍晚時分。

作為孫策手下有數的大將,甘寧不用每天住在軍營,有自己獨立的住所,並且這住所還是孫策賞賜給他的。

住宅並不大,也不奢華,但對於一個常年漂泊在外的浪子來說,卻有一種家的感覺,但這個家現在已經留不住甘寧的心。

此時天色漸晚,夕陽已經灑下了它的最後一抹餘暉,黑暗開始降臨這個世界。

蘄春城內開始開始昏暗開來,天上也隱隱出現一輪明月,住民區裏也開始出現點點燈火,在黃昏裏搖曳著。

甘府也點起了油燈,燈光毫不起眼,在一片寂靜中輕微的晃動。

這時,甘府的門閭突然被推開,十幾個身形剽悍的大漢先後走了進去,迎接他們的是已經收拾好行囊的錦帆賊甘寧。

眾人一臉急切,但還是看出了甘寧臉上的凝重,幾個性急的已經忍不住開口的問道,“大兄,您匆忙叫我們過來,到底出了什麼事了?怎麼還收拾起包裹來,您這是打算去哪裏?”

“其他兄弟們已經準備好了嗎?”

甘寧並沒有回答他們,反而問起了其他人的情況。

眾人臉色大變,似乎意識到了什麼,慌忙回道,“我們已經收買了今夜守營的士兵,等入夜之後,兄弟們就會神不知鬼不覺的離開軍營。

甘寧聞言這才舒了口氣,說道,“既然兄弟們都準備妥當了,有件事,我要和大家說說。”

都是自家兄弟,甘寧也不客套,開門見山的說道,“兄弟幾百人,跟著我甘興霸也有不少年了,雖然摸爬滾打也混出了不小的名聲,卻都沒有什麼前途。所以我想趁著天下大亂,帶著兄弟們出來建功立業,光宗耀祖,不想上頭不把兄弟們當人,功勞沒立下多少,兄弟們卻折損了不少,我常常心懷愧疚。”

他的身杆筆直,目光如劍,一臉肅容地掃看了一眼眾人。

“我也知道自己不是領頭的料,於是我想幹脆投奔個明主算了,以後也能封官蔭子。不想我甘寧眼光不行,看錯了人。”

說到了這裏,眾人有些明白了甘寧的意思,看來蘄春不是久居之地。

雖然眾人感覺在孫策的帳下還不錯,也厭倦四處漂泊的匪寇生活。但隻要是甘寧決定的事情,他們都會毫不猶豫的遵從,義無反顧。

故而沒有人生出異議,靜靜的聽著甘寧說話,等待著他的決定。

見兄弟們目光炯炯的看著自己,沒有絲毫的不滿、遲疑以及退縮,甘寧不由得心下感動,將這兩天的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說給了眾人聽。

聽甘寧說完之後,眾人不由得破口大罵。

“我呸!俺本還以為孫策是個了不起的大英雄,沒想到是個大狗熊!”一個粗獷的大漢不屑的罵道,“烏程侯怎麼生出這樣一個兒子,實在是丟他們老孫家的臉。”

“最是無情帝王家!這孫策還沒稱王稱霸呢,就已經開始拋棄忠臣,實在是不值得我們效死!”也有人明白了甘寧要離開的原因。

甘寧一擺手,憤慨聲戛然而止,顯示出了甘寧對錦帆賊中崇高的威望和強大掌控力,隻聽甘寧歎了口氣,緩緩而道,“孫策做的沒錯,這才是一個英明的主公該做的決斷。奈何我等皆是因為義氣才聚在一起的,跟著孫策卻是有違我等的初衷。我打算另投明主,不知你等有何目標?”

“我看大兄不如帶我們投靠劉和吧?劉和是與孫策齊名的俊傑,名聲猶在孫策之上!連蔣欽這樣一個普通的水賊都能成為秩一千石的水師司馬,大兄如去投靠,想必大兄搏一個水師都督,也不在話下。”

說話之人名叫邴真,身體文弱,儒雅彬彬,一點都不想縱橫江湖的匪寇,反而像是是一個飽讀詩書的士子。

實際上他從前也確實是一個士子,隻不過是一個落魄的寒門士子。曾遭人所害,被甘寧所救,遂留在了錦帆賊中。

賊寇當中,強者為尊,但他卻憑借著他的智慧,成為了眾人中的智囊人物,得到了不少人的敬佩與信服,是一個有本事的人。

“邴先生說的是,聽說蘇飛兄弟也在劉和的帳下,我等本來就打算投奔蘇飛兄弟的,幹脆也投靠劉和得了。”

邴真的建議引起了不少人的附和,“劉和曾與趙雲古廟結義,那可是大兄都讚不絕口的人物,足以證明那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並且劉和敢孤身入虎穴,居巢斬鄭寶,實在是對我們的胃口。”

“沒錯,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