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前太尉橋玄的五十歲壽誕,所邀請的貴客之中自然不會缺了老友周忠。
周忠這一次來見周瑜,除了告知他孫策失蹤的消息之外,還打算帶著他一同前往皖縣,參與這次宴會。
橋家也是天下第一流的世家,雖然廬江的這房隻是分支,在江淮給人的感覺遠不如周家根深蒂固。但有著橋玄這位帝國的前太尉在,影響力依舊不容小覷。
周忠與喬玄之間的私人交情不淺,又有過同朝為臣之誼,所以這一次周忠不但打算親自前往,還想帶著著周瑜這位周家最傑出的俊才一同前去。
“公瑾,這次就由你陪伯父去皖縣一趟吧。”促膝長談之後,周忠將橋府壽宴之事,簡單的說了一遍,吩咐的說著。
也不知二人之間說了些什麼,周家這位翩翩少年,此時已經恢複了往昔的神采,一派儒雅之氣,眼中透著精明之色。
“事情應該不像伯父說的那麼簡單吧?”周瑜一臉打趣的問道,裏中卻隱藏著不易察覺的憂慮,“皖縣二喬的美名遠揚整個江淮,聽說大喬也到了出嫁的年紀,伯父不會是想帶我去提親吧?”
“就知道瞞不過你這個臭小子!”
周忠絲毫沒有聽出他的試探之意,哈哈一笑道,“不過這次你可猜錯了。這次的壽宴確實與大喬的婚事有關,但是提親的並不是你,而是孫、劉二人。不過最後誰能成功,還得看橋老頭今晚的選擇。”
周忠並沒有明確指出這孫、劉二人具體是誰,但是最想要拉攏橋家,意圖染指廬江的適齡男子,也隻有那兩位了。
這兩人,一個是漢室宗親,東海恭王之後,又有著能臣的美名,身份貴不可言;一個是名將侄子,江東大族的族長,有著猛將之姿,前途不可限量。
二人無論是實力、能力、還是名聲、潛力,各個方麵都算得上是旗鼓相當,都與大喬門當戶對,可周瑜此時卻並不看好孫策。
曆史上孫策是“妾”的身份迎娶大喬的。什麼是妾?說好聽點兒的叫小妻,實在點兒就是可以隨意送人的玩物。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那是由當時雙方之間的的地位差距所決定的。
當時的孫策已經入主江東,而袁術治下的江淮卻因為的袁術的禍害變得殘破不堪,緊守著皖縣的橋家首當其衝,受到了極大的破壞。
那時麵對孫策的提親,橋家是沒有勇氣,也沒有理由去拒絕的,但是現在卻不一樣。
孫策和劉和同時向橋家提親,橋家占據了主動地位,並且有著挑選的餘地,決定權全在橋玄的手裏。孫策在這個時候失蹤,最後的結果不言而喻。
“若是橋家倒向了劉和,那周家是不是也會受到影響呢?”周瑜暗自皺了一下眉頭。
橋家和周家同氣連枝,兩家早就結成了實際上的聯盟,就周尚出征丹陽一事,橋家可沒少出力,兩家已經形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不怪周瑜有此顧慮,若是此事真的成為定局,橋家與劉和聯姻,周家的立場難免會有所偏移。
周忠很清楚的知道侄子的脾性,見他微微一愣,便知道了他心中所想,當即勸慰道,“橋家是橋家,周家周家,橋、劉兩家的聯姻與周家無關,這些事情你不必多想。”
周瑜很是認真的說著,“侄兒明白。”
知道侄兒年少老成,又很重情義,所有的事情都藏在心裏,故而周忠這次帶著他前去皖縣,想要讓他放鬆一下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