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這章漏了,補上。
“末將建議,主公最好不要接見劉和。”
袁術雖然雖然寵信張勳,但今天之事多少對他有點不滿,不過他也不會為了這點小事就責怪他,但敲打一下還是應該的。
於是他背著手淡淡一笑,問道:“莫非劉和殺人上癮,打算在我府中大開殺戒不成?”
昨夜劉和營中發生的事,一早就擺在了袁術的案頭,這是袁術很早以前就立下的規矩。因為是重大事件,袁術在起床之後便立刻查閱了,這也是他為什麼知道劉和今天一定會來的原因。
張勳並不知道昨夜劉和營中發生的事情,但卻明白袁術是在說他小題大做,臉色一下子變得慘白。
張勳跪伏於地,慌忙解釋道,“是末將多慮了!末將的意思是,既然袁先生來了,主公自當應該接見,但劉和此人,卻需主公多加小心。劉和小兒奸詐,一回下蔡便急著趕來見主公,定然是糧草的原因,這是我局的一個機會。如今幽州軍缺糧已久,很快就會成為主公的囊中之物,正好可以對我軍有所補益,到嘴的肥肉哪有再吐出的道理。”
張勳畢竟是個武夫,加上情報不足,看問題不夠全麵。若是在全盛時候,幽州軍自然越亂越好,有利於袁軍對它的掌控。可現在掌控一個混亂的軍隊已經對袁術毫無意義了,他需要的是一支齊心協力,所向披靡的強軍。
劉和若能做到這點,並為袁術所用,袁術並不介意將他當做第二個孫堅來對待。所以袁術瞥了張勳一眼,似笑非笑道,“先見人再說。張將軍可是對劉侍中有何偏見?”
“這怎麼可能!隻是末將感覺劉和此人……”
“此人怎麼了?”袁術有點奇怪地望著他,眼中閃爍著令人難以琢磨的色彩。
張勳本想說劉和的一些壞話,但話到嘴邊他又吞回去了,躬身笑道:“劉和跟孫堅太像了。”
張勳確實擅長揣摩上司的心思,尤其張勳跟隨袁術多年,很了解袁術的性格。雖然不知道袁術已經暗地裏打算,若劉和真有本事,就拿他將孫堅第二對待,可他卻知道袁術絕對不希望第二個孫堅的出現。
看起來很矛盾,但是事實確實如此。他需要的是一個有孫堅這般能力的屬下,而不是盟友。
雖然孫堅確實厲害,乃是袁術不可或缺的臂膀。但是,這兩年孫堅明麵上隻是是袁術的盟友而不是手下,私下裏也若即若離,使袁術遲遲不能完全掌控豫州全州。
尤其是孫堅死後,袁術一下子失去了對豫州大部分郡國的控製,地盤丟了大半不說,實力也縮水一半,小心眼的袁術將這一卻全推在了孫堅的身上。
若張勳真說劉和什麼壞話,反而效果不彰,可一句‘跟孫堅太像’,便在袁術的心中種下了一顆忌憚的種子,雖不至於就此改變袁術重用劉和的打算,給劉和的未來抹上了一層淡淡的陰影。
“先去看看吧!”袁術長袖一甩,臉色陰沉的向客堂走去。
……
客堂極為寬敞,也極為清雅,四壁上掛有名畫書法不說,旁邊還立有精美的屏風。
袁渙和劉和已經在客堂等候多時,兩人跪坐在一張木榻上,榻上鋪有皮毛製作的軟席,還放著一張小幾,小幾卻隻有兩碗清茶,碗不名貴不說,茶也隻是溫熱。
茶茗傳承由來已久,相傳最早起源於戰國時的蜀地,知道前漢高祖劉邦出蜀一統天下後,才開始在中原和南方等地盛行,但北方並不喝茶,北方地區,尤其是北疆的飲品還是以酒水和奶、漿等為主。
袁渙身旁小幾上的茶水一口未動,他的有點心神不寧。雖然迫不得已,袁渙最後還是選擇投靠袁術,但後將軍府的謀士們冰冷的眼神至今還讓使他心中發寒。
“劉侍中發現沒有,”袁渙苦笑一聲,“我們兩人似乎都不怎麼受他人歡迎。”
袁渙如今剛過而立之年,皮膚白淨,眼光清澈,出身大族卻衣著簡樸,心中焦慮表麵卻依舊顯得神氣恬然,溫爾文雅的氣質怎麼也掩蓋不住。
“曜卿兄稱我伯衡即可,何必如此見!”
劉和對袁渙很有好感,忍不住笑了笑道,“後將軍歡不歡迎我,我是不知,但我知道後將軍一定非常歡迎曜卿兄。”
袁渙點點頭,他指的他人當然不是袁術,但劉和卻故意換了概念,可但依舊讓他漸漸鎮定了下來。雖然楊弘等人的敵意讓袁渙感覺不安,但劉和的一句話卻點醒了袁渙,最關鍵的是袁術的態度。
這時,門口有侍者高喊:“後將軍駕到!”
袁術終於來了,袁渙和劉和連忙站起身,隻見一名身體修長,俊朗清雅的中年男子快步走進大堂。後麵跟著一人,正是張勳,其人顯得很低調,刻意走在袁術的身後,不太被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