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熟悉兒童經絡——做孩子最好的按摩師(1)(1 / 3)

小兒按摩的常用手法

小兒按摩是以手為主進行的保健方法,它的種類很多。隨著小兒按摩的發展,手法的種類也隨之增加,有不少成人按摩手法也變化運用到小兒按摩療法中來。有些手法名稱雖和成人手法一樣,然而具體操作方法卻不同,如“推法”等。有些手法雖和成人手法完全相同,在運用時卻要根據小兒的特點,要求在用勁時輕快柔和、平穩著實,按先頭麵、再上肢、三腹背、四下肢的順序進行,即先上後下,從前到後。這樣做有利於手法的操作,且不會遺漏應該按摩的穴位。下麵介紹七種常用的手法。

推法

(1)直推法,用拇指或食、中兩指指腹在一定部位上輕快地作直線移動。

(2)旋推法,以拇指指麵在穴位上作順時針方向的旋轉推動。

(3)分推法,又稱分法。用兩手拇指指腹由一處向兩邊分開移動,起點多在穴位上。常用於胸腹、前額與腕掌部。

(4)合推法

合推法是與分推法相對而言,又稱合法、和法。動作要求同分推法,隻是推動方向相反。適用部位同分推法。在臨床上合推法常與分推法配合使用,一分一合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推法是小兒按摩常用手法之一。一般在操作時要用介質以增加潤滑作用,如水、蔥薑汁、滑石粉等。頻率每分鍾200~300次,用力柔和均勻,始終如一。

揉法

用指端(食、中、拇指均可)或掌根,在選定的穴位上貼住皮膚,帶動皮肉筋脈作旋轉回環活動,稱揉法。治療部位小的用指端揉,大的用掌根揉。注意操作時壓力輕柔而均勻,手指不要離開接觸的皮膚,要帶動皮下組織,頻率每分鍾200~280次。

按法

以拇指或掌根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漸向下用力按壓,常配合揉法。

摩法

以手掌麵或食、中、無名指指麵附著於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關節連同前臂做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環形摩擦,多用於胸腹部。本法是小兒按摩常用手法之一。操作時要輕柔,速度均勻協調,壓力大小適當,頻率每分鍾約120~160次。

捏法

用雙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準食指前半段,然後頂住患兒皮膚,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兩旁雙手交替向前,推動至大椎兩旁,算作捏脊一遍。此法多用於小兒疳積,故又稱“捏積”。

捏法俗稱“翻皮膚”,常用於背脊,又稱“捏脊療法”,可治療多種疾病,又是保健按摩常用手法之一。操作時用力大小適當,不可擰轉;提起皮膚緊鬆多少要適當;撚動向前須作直線前進。

掐法

用拇指指甲重按穴位,常用於急症。掐法是重刺激手法之一,掐時要逐漸用力,注意不要掐破皮膚,掐後輕揉局部,以緩解不適。

搓法

用雙手掌心相對用力,挾住一定部位,如手掌,然後雙手交替或同時用力快速搓動,並同時做上下往返的移動,稱為搓法。

抹法

用單手或雙手拇指麵緊貼皮膚,做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動,移為抹法。

撚法

用拇指、食指麵,捏住一定部位,做對稱的用力撚動,稱為撚法。

小兒按摩的主要特點

簡單易學,方便易行

小兒按摩術操作簡單,易學易懂,隻要按照要求,遵循它的規律,幾次操作練習就可以掌握基本的方法。

小兒按摩療法是一種自然療法,不需要任何器械、藥品及醫療設備,隻是依靠家長的雙手在小兒體表部位施行手法,就可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它不受醫療條件的限製,隨時隨地都可以實施。這樣不僅應用方便,而且節省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