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孫科之“最”(2 / 2)

為了化解這種政治混亂局麵,蔣介石請孫科從中斡旋,以取得合作。孫科了解蔣介石為人,權衡利弊以後決定以調停人身份從中調解。10日後,雙方達成協議,蔣介石第二次下野,隨即林森被任為國民政府主席,孫科為行政院院長。但是,在宋子文的牽製下,孫科無法應付棘手的財政問題,結果未及一月便辭職而去,行政院院長由汪精衛接任。有人計算孫科由就職到下台前後僅24天,是國民政府曆史上最短命的內閣。

國民黨曆史上的“最牛”院長

1928年國民黨形式上統一了中國,建立了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按照孫中山的建國理念,國民政府實行五院製,即立法院、行政院、司法院、監察院和考試院。如果將國民黨退敗到台灣的曆史也算在內的話,孫科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國民黨曆史上“最牛”的院長。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他是唯一的在五院中的三個院都任過院長的人。孫科1931年任行政院長,因財政危機旋即辭職。同年5月,他和汪精衛等人,在廣州成立了一個廣州國民政府,和蔣介石的南京政府相對抗。由於孫科上台後,政府財政無比困難,不到1個月便辭職了。1933年1月,孫科出任立法院院長。他投入很大精力主持憲法起草工作,集中專家40餘人,於2月成立憲法起草委員會,自任委員長,張知本、吳經熊為副委員長。張、吳分別組織起草了兩部憲法草案初稿,以個人名義自行發表,聽取各界反映。孫決定以吳稿為本參照張稿加以修訂,提出實行內閣製,行政院負責實際責任,總統由全國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不負實際責任,等等。蔣介石等人大為不滿,遂一再修改,將內閣製改為總統製,總統負實際責任,行政會議由總統任主席,行政院長對總統負責;還將總統選舉改為由國民大會代表間接選舉產生,並刪去“軍人非解職不得任總統、副總統及省長”等條文。憲法草案被修改得麵目全非,於1934年10月立法院會上三讀通過,之後又送國民黨中央審查,又經四屆五中全會、六中全會、五全大會、五屆一中全會反反複複修改,把12章178條改成8章148條,再於1936年5月1日回到立法院作形式上的通過,於5月5日公布。

1948年孫科與李宗仁競選副總統落選,5月再被任為立法院長。11月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政府危機四伏,孫科被委組織新閣任行政院長。但國民黨軍兵敗如山倒,使他心力交瘁,感到健康不支,便於1949年初提出辭職,獲得批準。他到了香港就醫,然而失眠症和高血壓病情加重,又轉赴巴黎醫治。1952年,病況稍愈的孫科即與夫人移居美國紐約。1964年由台灣出資,在美組織了“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並推舉孫科任董事長。孫科前往華盛頓參加年會,來往機票及餐宿費用均由該會負責。從此之後,孫科與台灣官方機構重新建起了聯係。孫科有意返台,蔣介石也表示歡迎。於是,1965年10月29日,孫科搭機從美返台,在台北鬆山機場受到蔣經國及2000餘人的熱誠歡迎,場麵之盛大令孫科潸然淚下。返台後的孫科在許多重大場合表明了支持蔣介石的政治立場,這些均被蔣介石一一看在眼裏。1965年12月20日,蔣介石正式聘孫科為“總統府資政”,1966年9月1日,蔣介石又提名孫科為“考試院”院長,從此孫科又名列台灣黨國要人之列。雖然“考試院”院長隻是一個閑職,然對於年已76歲的孫科而言,已心滿意足了。1973年9月1日,孫科因急性心肌梗塞並發心髒衰竭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院,享年83歲。他創造的這一國民黨曆史上擔任三院院長的記錄,恐怕是再無人打破了。

作者單位:南京陸軍指揮學院

責任編輯:王封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