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生活小事養生(1 / 1)

養生向來沒有大方法,大道理,隻要我們所使用的方法能保持身體健康,延緩人體衰老,都是好的養生方法。我國古代養生家都認為養生重在平時一點一滴小習慣的積累,小習慣往往可以成就大養生。

一、洗臉的學問

(1)用臉盆洗臉,在手臉互動後,水越來越渾,用流動水洗臉要衛生。

(2)麵部皮膚有大量的皮脂腺和汗腺,在皮膚上形成保護膜,略呈酸性,有強大的殺菌護膚作用。偏堿性的肥皂,可破壞它的保護作用,刺激皮膚分泌更多的皮脂。

(3)用熱水洗臉可破壞麵部防護膜,用涼水可以洗去浮塵,還可以鍛煉麵部血管和神經,清醒大腦。

(4)久濕不幹的毛巾容易滋生各種微生物,洗臉之後應用幹毛巾擦幹。

二、護齒的學問

(1)溫水刷牙有利健康。人的牙齒適宜在35~36℃的口腔溫度下進行正常新陳代謝,用溫水浸泡的牙刷,柔軟,牙膏溶解度增加,提高了殺菌、消炎、止血的作用。

(2)經常更換牙刷。細菌會留在牙刷上生長繁殖,使人易患口腔內疾病,最好2~3個月更換牙刷。

(3)刷牙後徹底漱口,因為牙膏中都含有摩擦劑、發泡劑和防腐劑等,這些化學物質對人體是有害的。

三、多咀嚼好處多

(1)多咀嚼可產生大量的唾液,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殺菌作用,可以保護口腔黏膜,唾液中含有“唾液腺激素”,可保護牙齒,唾液中的碳酸鈉和粘蛋白能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預防潰瘍病。

(2)咀嚼可減輕胃腸道負擔。唾液有幫助和促進消化的功能,胃部不適的人應細嚼慢咽。

(3)多咀嚼變聰明。通過咀嚼血液源源不斷輸入大腦,使大腦氧氣和葡萄糖增多,大腦的思維能力和工作效率提高。

(4)多咀嚼麵色紅潤,皺紋減少,咀嚼時分泌腮腺激素,保持血管和皮膚的彈性,還可以促進麵部肌肉活動和局部血液循環,使麵部紅潤,皺紋減少。

四、沐浴養生的科學

(1)饑餓時不洗澡。饑餓時血壓低,洗澡時熱量消耗大,易出現頭昏眼花,甚至休克症狀。

(2)飽食後不洗澡。此時血液趨向消化道,再用熱水洗浴,使頭部和其他髒器缺血,會造成頭暈不適和虛脫等症狀。

(3)出汗時不洗冷水澡。出汗洗冷水澡容易引起毛孔急劇收縮,毛細血管痙攣。可用熱水洗。

(4)酒後不洗澡。酒後葡萄糖消耗多,酒精抑製肝髒正常活動,此時洗澡,易引起有效循環量不足,導致虛脫。

(5)洗澡時不要突然下蹲或站起,尤其是老年人,可能出現腦缺血、缺氧而昏倒,甚至可導致腦出血。

(6)過度搓澡損傷皮膚,使皮膚失去保護層,甚至引起繼發感染。

五、定時排便有利健康

糞便在體內滯留,其中的有毒物質是結腸癌的致病因素,對人體極其有害。經常進食含粗纖維多、促進腸蠕動的食物,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六、不要抑製打噴嚏

打噴嚏是常事,患病時打噴嚏可以把大量細菌排出,打噴嚏可以把吸入呼吸道的異物噴出來。如果抑製打噴嚏會引起鼻竇炎、中耳炎等。為防止打噴嚏不雅觀,用手絹捂住口鼻是必要的。

七、不要抑製打哈欠

當身體感到疲勞或困倦時,就易打哈欠,這表明需要休息或換個新環境了。早起或久坐後打哈欠可以使人迅速清醒,振作精神。打哈欠可以吸入較多的氧氣,使頭顱、胸腔及其他部位的肌肉伸縮活動增強,使循環係統得改善。

刮舌頭,不科學

舌頭表麵分布著許多味蕾,有辨別酸、甜、苦、辣、鹹的味覺神經。正常人在饑餓時,味蕾呈興奮狀態,吃飯時吃什麼都香,飽餐後味蕾處於抑製狀態,再吃就乏味了;生病時舌苔增厚,味蕾反應遲鈍,不思飲食;若長期刮舌頭,會使味蕾萎縮,功能減弱,食欲降低。

早、中、晚養生法

早晨養生以練為主清晨起床喝杯涼開水,排出大便,少吃主食進行晨練。

中午養生以休為主建議午休15~60分鍾,以補充睡眠,增強體力,消除疲勞。

晚間養生以鬆為主晚餐不宜吃得過於豐盛,應減少油膩,粗細搭配,餐後散步,聊聊天,做一些自己喜愛的活動,睡前泡泡腳,改善血液循環,提高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