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印巴和平進程演變及前景(1 / 3)

2009年9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外長在紐約聯一大期間舉行會晤。雙方在會談中強調要努力發展“睦鄰友好關係”,重申對話是解決兩國分歧的唯一途徑。印巴兩國外長紐約會晤是繼2009年6月和7月辛格總理分別會見紮爾達裏總統和吉拉尼總理後,兩國領導人又一次高層互動,標誌著印巴關係正逐步走出孟買襲擊案的陰影,全麵對話進程恢複在望。

自2004年和平進程啟動以來,印巴兩國進行了五輪“全麵對話”,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和平進程要在克什米爾爭端這一“核心”問題上有所突破,促使印巴關係真正轉型,可能還要相當長的時間。

印巴“和平對話”進程孕育於20世紀90年代後期。1997年6月,印巴兩國外交秘書經過多輪磋商,商定兩國將就包括克什米爾問題在內影響兩國關係的八大問題進行全麵對話。但此後不久,兩國關係因核試驗和卡爾吉爾衝突陷入緊張,全麵對話未能正式啟動。在經曆了2001—2002年緊張的軍事對峙後,印巴兩國領導人都希望通過加強雙邊對話,改善雙邊關係,共同探討解決兩國分歧的思路和方法。2004年1月,瓦傑帕伊總理和穆沙拉夫總統在南盟峰會期間會晤,並就啟動印巴“全麵對話”達成協議。同年6月,印巴兩國外秘在新德裏進行首輪“全麵對話”,宣告和平進程正式啟動。

印巴和平進程主要由“全麵對話”和“混委會”兩個對話機製組成。印巴“全麵對話”是兩國外交秘書級別的對話,主要討論解決影響雙邊關係的八大議題,即錫亞琴冰川問題、賽·克裏克灣劃界、土伯爾引水工程、恐怖主義和毒品走私、經濟和貿易合作、雙邊友好交流、和平與安全包括信任措施、查謨和克什米爾問題。在“全麵對話”框架下,印巴兩國還定期舉行技術和專家級別會談,就包括核武器信任措施、常規武器信任措施、跨克什米爾實控線信任措施以及兩國海岸警衛隊、禁毒署、鐵路、公路和民航管理部門的合作交流進行對話。

印巴“混合委員會”是兩國雙邊對話的另一個重要機製,創建於1983年,由兩國外長共同主持。混委會成立後因雙邊關係緊張,在1989年召開第三次會議後中斷。2005年10月,混委會在時隔16年後複會,兩國外長同意成立農業、衛生、科技、新聞、教育、信息技術和電信、環境、旅遊8個工作小組,著重探討兩國合作的領域和途徑。另外,印巴兩國還就各自關押的囚犯和被抓漁民相關的人道主義待遇、領事探望、釋放遣返等司法合作等問題進行不定期的對話。

印巴和平進程自2004年啟動到2008年11月孟買恐怖襲擊案中斷,共進行了五輪全麵對話,在解決影響印巴關係問題的思路上做了有益探索,在推動兩國交往方麵達成了不少共識,其中以下幾個方麵進展尤為突出:

第一,雙方確認和平對話進程“不可逆轉”。印巴自1947年分治以來,為解決包括克什米爾爭端在內的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在不同層麵進行了多種形式的對話,但都因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未能持續。此次印巴和平對話進程啟動以來,印巴兩國政府分別在2004年和2008年出現了更替。但和平進程並未受兩國國內政治的重大變化影響。2005年4月,穆沙拉夫總統應辛格總理邀請訪問印度,兩國領導人達成共識,宣布印巴和平進程已“不可逆轉”。2008年7月,巴新政府成立後兩個月,印巴就正式開始第五輪對話。5年來印巴發生了多起重大恐怖襲擊事件,雖然全麵對話多次被迫中止,但不久雙方就恢複了對話進程。

第二,維持了在克什米爾地區實現停火的協議,跨克什米爾實控線的“信任措施建設”有進展。5年來,雙方達成的在克什米爾實控線兩側實現的停火協議沒有被破壞。雙方在跨越克什米爾實控線信任措施建設方麵,特別說明涉及方便克什米爾民眾交往方麵共識增多。雙方已經向克區民眾發放多次往返“簽證”和簡化相關申請手續等方麵達成多項協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克什米爾地區實控線的阻隔。兩國同意開通和增加連接印控區和巴控區的公路客運,開通貨車運輸方麵也有進展。雙方還就加強克什米爾地區貿易方式,包括相互免除關稅的商品清單進行了探討。

第三,兩國雙邊貿易額明顯提高,經貿聯係進一步密切。5年來,兩國雙邊官方貿易從2003年的3.4億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0多億美元,增幅近5倍。2008年巴人民黨新政府上台後,加大推動兩國經貿關係力度,大幅向印度開放市場。巴方把從印度進口商品從1997年的591種增加到2008年的1938種,這實際上已基本解決了印方多次提出的“最惠國待遇”互惠問題。巴方還計劃從印度進口8000輛清潔燃氣公共汽車,邀請塔塔等三家印度公司投資巴能源領域,向印方所有進口商品開放港口、公路和鐵路運輸通道。

第四,反恐領域合作實現機製化並初顯成效。2006年9月,辛格總理和穆沙拉夫總統在哈瓦那會晤時達成協議,兩國建立聯合反恐合作機製,就加強相關的情報交流,聯合調查等展開合作,共同打擊恐怖主義。迄今為止,兩周就反恐問題已舉行了三次會晤,發揮了印巴關係“緩衝器”的作用。孟買恐怖襲擊發生後,兩國立即啟動了該機製。根據印方提供的證據,巴方已按照國內司法程序開始對嫌犯進行調查和審判工作。

第五,兩國在一些重大的能源合作項目上有所突破。2005年2月,印巴兩國開始就修建耗資74億美元的伊朗一巴基斯坦一印度天然氣管道的相關安全問題進行談判。2008年6月,印巴兩國就該管道過境費等問題達成協議。印石油部長在會談後表示,印方全力支持修建這一天然氣輸氣管道;巴外長稱巴方將確保巴境內管線在安全上“萬無一失”。巴方還同意印方要求,把該管道的控製裝置設在印巴邊境,而不是伊朗提出的伊巴邊境,以減少巴境內的過境風險。2008年4月,印度和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簽署了關於修建連接四國的天然管線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四國將投資76億美元,修建一條長1600公裏的天然氣管道,每天輸氣量將達32立方英尺,預計2015年建成通氣。

第六,交通聯係逐步建立和加強,民間交流恢複和擴大。全麵對話開始以來,連接兩國的公路和鐵路客運班次和貨運線路都有增加。民航航班從12個增加到28個,航線從1條增加到3條。兩國人文合作勢頭良好,巴方已宣布取消了實施30多年的禁止印度電影進入巴國內的法令。目前印巴兩國民眾來往頻繁,僅巴方每年就有10多萬人到印度探親、訪友或經商旅遊。雙方還表示要盡快重建印度駐卡拉奇和巴基斯坦駐孟買的總領館,進一步方便兩國人員的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