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麵臨複雜內外形勢,不少政黨及政黨組織加大反思、調整力度。一是一些主流政黨反思成敗得失,謀求更好發展。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召開黨代會全麵總結50年執政經驗教訓,認為要長期執政必須保持清廉,注意引進新鮮血液、保持黨的活力以及關心民眾疾苦,強調黨要不斷更新、與時俱進,保持開放、兼收並蓄,自我加壓、強化基層組織以及培養新的一代領導人。英國工黨、土耳其正發黨等積極推動政治改革進程,以期改變不利形勢,擴大民意支持。日本自民黨、德國社民黨等深入反思競選失利原因,認為沒有搞好社會公正、體現社會公平是重要原因,但深層次原因還是黨的自身建設出了問題,領導人更換頻繁、內部矛盾重重,尤其是黨在聯係群眾、發動群眾方麵嚴重不足,影響了黨的戰鬥力。二是一些國家共產黨希冀通過強化傳統特色或轉型,獲得新發展。俄羅斯聯邦共產黨發布了新的行動綱領,針對現政府政策提出了替代方案,包括國有化、支持軍工業和軍隊、大幅提高工資、采取累進稅、節製官員貪欲等內容,爭取中下階層的支持。塞爾維亞共產黨正式成立,定義為合乎時代要求的左翼,讚成加入歐盟和結束塞爾維亞的私有化,關注民生和人的尊嚴。白俄羅斯共產黨人黨則向歐洲流行的“左翼黨”轉型,謀求更好地爭取社會支持。三是一些政黨組織或政黨機製積極探索未能從金融危機中獲益的原因。歐洲社會黨開會指出,社會黨在歐洲最近的一係列選舉失利,在於未能對全球化做出正確回應和有效改革,強調繼續堅持傳統的社會福利國家思想,同時探索適應全球化挑戰以及促進就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方法。第11次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認為,金融危機表明資本主義處於危機之中,但部分共產黨理論滯後、對時代和形勢的特征判斷不準,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多於尋找替代方案,強調各國共產黨工人黨應抓住時機,利用各種有利因素,實現發展壯大
正文 在動蕩和變化中向前發展(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