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共產黨對外交往簡訊(2 / 3)

12月13-19日,應中國共產黨邀請,坦桑尼亞革命黨副主席皮鳥斯·姆塞誇率該黨代表團訪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會見。

12月15--22日,應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邀請,印度共產黨副總書記斯·蘇達卡爾·雷迪率該黨幹部考察團訪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會見。

外國政黨動態

11月19日,世界左派政黨大會在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召開,來自全球52個左派政黨的15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在會議閉幕式上提議遵循1938年成立於巴黎的第四國際的路線,成立第五國際,“應對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

11月19日,哈薩克斯坦執政黨“祖國之光”黨召開政治委員會常設局會議,解除了第一副主席卡列塔耶夫的職務,由卡拉甘這州州長尼戈馬圖林接任

11月20—22日,第十一次共產黨工人黨國際會議在印度首都新德裏舉行。該會議係首次在亞洲舉行,由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和印度共產黨聯合主辦。來自49個國家的55個政黨代表、觀察員與會會議主題是“國際資本主義危機、工人和人民的鬥爭、替代前景及共產黨和工人階級運動的作用”,大會通過了《新德裏宣言》。

11月21日,俄羅斯統一俄羅斯黨在聖彼得堡召開第十一次代表大會梅德韋傑夫總統發表講話,俄羅斯總理、統一俄羅斯黨主席普京作了關於俄羅斯政府和統一俄羅斯黨采取的經濟和社會措施的報告。大會通過了新黨綱和黨章修正素,選舉了新一屆最高委員會。

11月21--22日,捷克公民黨召開第二十次覺代會。此次會議是在前公民黨聯合政府垮台、黨內矛盾加劇、要求更換領導人聲浪高漲的背量下召開的。大會討論了黨內現狀以及籌備大選的任務,修改了黨章。

11月22日,羅馬尼亞舉行總統選舉,由於12名候選人無一獲得法定半數以上的選票,得票最多的現總統伯塞斯庫和社會民主黨主席傑瓦訥進入於12月6日舉行的第二輪角連。12月9日,羅馬尼亞中央選舉辦公室公布第二輪投票最終結果,伯塞斯庫以50 33%的微弱多數戰勝傑瓦訥。然而,社會民主黨在12月8日便上訴憲法法院,以選舉存在舞弊現象為由要求廢除選舉結果並重新投票,12月14日,憲法法院確認第二輪投票結果合法,駁回社會民主黨關於取消選舉結果的申訴,伯塞斯庫贏得連任。

11月22日,前南斯拉夫總統鐵托的孫子約瑟普·約什卡·布羅茲當選為新成立的塞爾維亞共產黨主席,該黨由諾維薩德社會民主聯盟、藍雷尼亞寧新共產黨以及其他具有共產主義傾向的小黨聯合而成。

11月25日,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二世任命現任外交大臣、荷語基督教民主黨成員萊特姆接替將出任首位歐洲理事會常任主席的範龍佩,擔任比利時首相

11月27--28日,納米比亞舉行總統和國民議會議員選舉。12月4日,納米比亞選舉委員會宣布,執政的西南非洲人民組織贏得國民議會72個席位中的54席,現任總統波漢巴以約75%的得票率再次當選總統。

11月27日,埃塞俄比亞總統吉爾瑪舉辦65黨簽署選舉行為準則協議慶祝晚宴,至此,埃塞俄比亞各政黨自9月初以來圍繞2010年天選行為準則進行的協商談判取得積極成果。

11月28日,法國執政黨人民運動聯盟召開全國委員會會議,為將於2010年3月舉行的大區議會選舉進行總動員。會議由人民運動聯盟第一副主席拉法蘭主持,總書記貝特朗作動員報告。薩克齊總統、菲永總理出席會議並講話。1100多名人民運動聯盟全國委員、盟黨代表、政府部長和議員及駐法使節出席。

11月29日,烏拉圭舉行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由在首輪投票中得票最多的執政黨左派聯盟廣泛陣線候選人穆希卡和反對黨民族黨候選人、前總統拉卡列進行角逐。12月3日,烏拉圭選舉法院宣布,穆希卡獲得52.6%的選票,拉卡列獲得43.3%的選票。穆希卡成為烏拉圭曆史上第二位左派總統,

11月29日,潛都拉斯舉行總統選舉。根據官方統計結果,原反對黨國民黨候選人波菲裏奧·洛沃以55.8%的支持率獲勝。

11月29日,赤道幾內亞舉行總統選舉。12月3日,赤道幾內亞內政部宣布,現任總統、執政的赤幾民主黨主席奧比昂在總統選舉中贏得95.37%的選票,連任總統,任期7年,這是奧比昂自1982年任總統以來第4次連任。

11月30日,希臘新民主黨主席選舉結果揭曉,前文化部長薩馬拉斯以50.18%的得票率當選。此次主席選舉係首次麵向全體民眾。任何選民都可以臨時登記投票,共有70萬人參加了投票。

11月30日,黎巴嫩真主黨總書記納斯魯拉發表電視講話,公布了真主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新政治文件,這是該黨繼1985年頒布建黨綱領後出台的第二份綱領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