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區域
作者:溫來升 趙方忠
建成彰顯國家文化科技實力的窗口新區,這是文化科技高端產業新區的實質內涵,也是懷柔新一輪發展的核心任務
以全市惟一以影視為主導的區域文化創意產業體係聞名的懷柔區,經過多年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堅持,初步確立了文化創意產業在全區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企業、人才、資金和項目等產業要素資源呈現出規模集聚態勢。
作為北京市“十二五”時期“六高四新”規劃戰略布局之一的懷柔區,被北京市賦予了文化科技高端產業新區的發展定位。如何進一步鞏固和發揮已有優勢,進一步凸顯文化產業對經濟的支撐能力和文化創新功能,提升區域文化品牌,打造形成懷柔區的核心競爭力。為此,2011年,懷柔區委三屆十次全會專門研究了文化產業發展主題,並先後修改完善和出台了一係列優惠服務政策。
與全國其他文化區域相比,懷柔的文化創意產業曆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無名到逐步形成影響力的過程,並在文化創意產業的布局上,形成了“一區三園兩帶”發展格局。一區,即以中影基地為核心,周邊5.6平方公裏範圍的懷柔影視基地集聚區,將建成國內一流、國際領先、新一代功能聚合型的影視產業基地;三園,一是以紅樓夢文化為重點的紅樓夢古都文化創意產業園,二是以文化主題公園為重點的時尚休閑產業園,三是以北京藝彙家國際手工村和橋梓藝術公社為龍頭的原創藝術產業園;兩帶,一是西部古長城文化旅遊帶(橫跨懷北、雁棲、渤海、九渡河四鎮鄉61.5公裏),二是北部湯河川滿族民俗文化產業帶(覆蓋湯河口、長哨營、喇叭溝門3鎮鄉)。除此之外,懷柔區還正在積極建設以北京雁棲湖生態發展示範區為龍頭的會議會展產業發展輻射區。
當下的懷柔區,以影視產業為核心,以原創藝術、會議會展、文藝演出、文化旅遊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創意產業顯示出了較強的增長活力,產業集聚效應日益明顯。
六大特點彰顯文化發展優勢
懷柔文化科技高端產業新區的確立,要求懷柔區必須堅持“生態立區、文化興區、科技強區”發展道路,注重文化創新和科技創新雙輪驅動,將懷柔建成彰顯國家文化科技實力的窗口新區,為首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提供支撐。
“這是文化科技高端產業新區的實質內涵,也是懷柔新一輪發展的核心任務。”懷柔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彭麗霞告訴記者,懷柔區已經明確提出,到2020年左右,懷柔會不斷湧現文化創意產品和科技創新成果,文化科技將彰顯全球影響力,生態環境質量全麵提升,國際會都品牌形象正式確立。
綜觀整個懷柔區的文化發展,彭麗霞認為具備了六大顯著特點。其一,影視產業的龍頭效應凸顯,影視產業加速集聚。於2005年底開工,2008年7月底投用的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為懷柔影視產業發展提供了核心資源。基地擁有世界一流設備1537台(套),建有800—5000平米攝影棚16個,可同時容納10至15部影片後期製作及30集電視劇後期製作,具備年生產100部故事片電影、200部電視電影、500集電視劇製作能力。截至目前,中影入駐懷柔企業有22家,經營範圍涵蓋影視策劃、拍攝、製作、營銷等。2007年,懷柔區聘請均衡博弈(北京)研究院共同編製完成了中國(懷柔)影視基地發展規劃和影視基地發展實施方案,累計完成投資超過40億元,投用項目有中影基地、星美影視城、百彙演藝學校、老爺車博物館、中影洗印廠等,在建有影人酒店、北演集團懷柔演藝中心,已落地準備建設的有中影二期、長青集團紅樓夢古都文化園等項目,集聚了華誼兄弟、海潤影視、金英馬等影視企業350餘家,累計接待劇組拍攝製作1100部,其中近三年國產票房過億大片半數在懷柔拍攝或後期製作。2011年,全區影視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0億元、稅收超億元。
其二,會議會展產業前景光明,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彭麗霞表示,如果將1995年的世婦會看作是懷柔會議會展產業的開端,那麼,2010年北京市批準建設北京雁棲湖生態發展示範區,並作為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的一項重點戰略工程,則為懷柔區發展會議會展產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曆史機遇,意味著不久的將來,懷柔將承接諸多的國際高端峰會,有望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具備承載國際高端會議和休閑度假功能的會議會展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