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7)(2 / 2)

十三、巴基斯坦的宗教和民族習俗

巴基斯坦全稱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是世界上第一個以伊斯蘭命名的國家,憲法規定伊斯蘭教為國教,國家元首必須是穆斯林,全國居民98%信奉伊斯蘭教,巴基斯坦人民的風俗禮儀主要來自於伊斯蘭教的一些規定,也保留著一些傳統的風俗習慣。其中,旁遮普省穆斯林的人數占全國穆斯林總人數的60%,信德省占18.6%,俾路支省占3.2%,西北邊境省占13.7%,中央直轄部落區占4.4%。

全國非穆斯林僅占人口總數的4%,其中印度教徒、基督教徒占大多數,另有少量拜火教徒和佛教徒。

巴基斯坦宗教內部派係林立,大小派別有70~80個之多,但主要派別有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人數占全國穆斯林的75%,什葉派人數占全國穆斯林的20%。穆斯林的主要宗教活動有每年的朝覲、每天五次的祈禱、年度《古蘭經》朗誦比賽等等。信奉伊斯蘭教的正統穆斯林嚴格禁酒,禁忌與豬有關的圖畫和食品,12歲以上的女性外出要戴頭巾等。婦女們過新年,隨身攜帶紅粉出門,見了親友先道喜,然後將紅粉塗在對方額頭上,為的是抬頭見喜,大吉大利。

前去巴基斯坦訪問、旅遊的人員注意尊重當地風俗習慣,不攜帶酒類和含酒精飲料,不攜帶豬肉食品。根據巴基斯坦伊斯蘭教規,穆斯林嚴禁飲酒,故此酒的釀造和飲用在巴基斯坦是被禁止的,違者將遭80藤鞭的處罰。在巴基斯坦的外國人,也不得在公共場所飲酒,否則也要受到處罰。2004年10月26日巴基斯坦議會通過一項新的法律,即對實施“名譽殺人”的人實施以罪犯定論並執行死刑。所謂“名譽殺人”就是殺死有通奸嫌疑的男子和婦女。這是該國和印度部分民族的一種傳統習俗,在信德省南部的農村最為常見。

巴基斯坦男人冬天愛戴真納皮帽,婦女穿寬大長袍,戴麵紗。愛吃香辣食品,習慣用右手抓食吃,平時愛嚼檳榔。

巴基斯坦是一個熱情好客的國度,講究禮節,待人誠實。久別重逢的朋友,總是熱情擁抱,而且反複3次以上,隨後雙方拉著手道安問好,一方說“艾薩拉瑪艾利庫木”(真主保佑你平安),另一方回答說“瓦裏古嫻艾薩拉姆”(真主也保佑你平安)。相互問候的內容很廣泛,從健康到事業、從家庭到業餘愛好,寒暄的時間很長。同外國朋友見麵,巴基斯坦人熱情與之握手,表示歡迎,對於尊貴的朋友,常常要獻上用鮮花製成的花環。在公開場合,女性是不會同男性客人握手或擁抱的,隻是通過微笑、鞠躬、問好表示歡迎。男性客人不能主動與女性握手。女士主動伸手時,男的才與其握手。一般見麵時可握手,親密的朋友間也可擁抱。同巴基斯坦人交往時,忌諱用手拍打對方的肩背,即使是同親密的朋友見麵擁抱時也不要高興得邊擁抱邊用手拍打對方的肩背,因為這在巴基斯坦被認為是警察拘捕犯人的動作。

到巴基斯坦朋友家裏作客,事先要預約。巴基斯坦人對時間觀念要求不是十分嚴格,不準時赴約不會被認為是失禮行為,但最好還是按約定時間抵達,但不要提前,以免主人未做好準備而弄得措手不及。在巴基斯坦,男主人出麵接待客人,婦女則不能在男性客人麵前露麵,因為女性隱閉製度迄今仍在許多巴基斯坦家庭沿襲。巴基斯坦人多用奶茶和水果招待客人,有時在奶裏放些巴旦杏、阿月渾子等幹果,喝起來清香爽口。巴基斯坦人對朋友總是顯得慷慨大方,總要挽留客人吃飯,用豐盛可口的穆斯林膳食招待,並認為隻有這樣才算表達了對朋友的誠摯情誼。

巴基斯坦的穆斯林不食豬肉,不飲酒,主食是米飯和麵食,副食有牛肉、羊肉、雞肉、雞蛋、魚、蔬菜等。心靈手巧的家庭主婦,用香麻、黃油、咖喱、胡椒、辣醬調味炒、煎、燒、燴、涮製成各種各樣富於民族特色的飯菜來接待客人。那些傳統名菜咖喱雞、涮羊肉、燒羊肉、煎牛排、魚肚等,異國客人食後讚不絕口。許多菜裏因放入各種香料,有著一種特殊的香味,加上色澤淡雅,味道鮮美,人的食欲倍增。巴基斯坦人喜愛甜食,常用甜菜泥、西式點心、染色的甜米飯、甜發麵餅招待客人。進餐時,同樣是由男主人陪用,女主人不出麵。飯後,請客人吃梨、柑、橙、香蕉、葡萄等水果。客人告辭時,主人要熱情地送到院門外,把右手放在胸前,真誠地說“胡達哈菲茲”(真主保佑你),客人同樣將右手放在胸前,回答說“胡達哈菲茲”。當客人已走出很遠時,主人仍站在院門外目送客人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