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這都是命數(1 / 2)

不過琉璃還是把那盆桑果吃光了。

後來她又聽說,李謹是被人殺害的,死狀極為慘烈。

那天幾個世家子弟相邀去京城城外狩獵。

除了李謹、李諫兄弟倆,同行的還有英國公世子李承恩、齊國公家的四郎崔成源、五郎崔成輔、薛將軍的次子薛颯和連七絕都寫不通順的王十一郎王述。

七個少年各自領了扈從門士,浩浩蕩蕩往五陵原上去了。

同往常一樣,他們白天遊獵,晚上就紮營露宿,把酒歡歌十分快活。

直到某天晚上李家兄弟突然起了爭執。

這兄弟倆自出生後就被人並列比較,自己也暗中較勁,卻鮮少有這樣翻臉無情的時候。

據說盛怒之下,李諫甚至拔出劍來劈向同胞兄弟。李謹躲閃不及,右臂被劃出一道傷口,如若不是一個扈從眼疾手快將少主救走,隻怕還會更加慘烈。

自這晚之後,兄弟倆就不再來往,營帳也離得老遠。

其他幾個少年試圖調停,卻完全無濟於事。有人提出不如盡早返城,但李諫卻執意道遊興未盡,更稱自己斷然不會因為某些蟲蟻作祟就止步不前。

李謹也一反常態,似乎要與兄弟較勁到底。於是他們按照原計劃繼續東行,在延陵附近獵了雁鵝和野兔,當夜就宿在婕妤墓附近一個叫馬家窯的小村裏。

延陵是漢成帝劉驁的寢陵。李諫對此津津樂道,夜裏飲酒時再三痛斥那位漢皇如何沉湎酒色、昏庸無能,不僅使天下饑荒民不聊生,更讓大權落入外戚外氏之手,最後才鬧出了後來的王莽之亂。

因為這些話太過刺耳,李謹到底無法維持風度,隻用了一點飲食就匆匆告退。其他人也頗覺尷尬,過了一會兒就各自散去。

他們所住的是馬家窯唯一的一家客棧。客棧掌櫃姓馬,是遠近聞名的精細人。因為來了貴客,所以格外殷勤。頭天晚上因為侍奉得好落了不少賞錢,次日一早他又滿麵堆歡地親自捧來了銅盆熱水。

他首先就去了李謹的房間。因為這是靠門邊的第一間,而且給賞錢時,李謹是最大方的,笑容也最和氣。

銅盆落地的聲音驚動了其他人。

英國公世子李承恩頭一個衝進來,他就住在李謹隔壁。接著是崔家兄弟、薛颯和王述也相繼趕來。李諫遲遲沒有出現,後來人們發現他醉臥屋中,用了兩桶冷水才潑醒轉來。

誰也不知道李諫醒來後看到李謹屋中的慘狀,是否會生出一絲半絲的後悔之意。據說他隻是呆呆地站在門前,望著地上那攤血跡和血泊裏已不成人形的兄弟,突然哇的一聲嘔吐出來,一直吐到黃湯變作清水。

因為李謹的死狀實在太慘了。

無論琉璃如何追問,崔家兄弟都不肯詳細描述。許多年以後,崔成源才因為另一樁案子而不勝唏噓地提起,當年儼然是瘋子下的毒手,竟用鐵棍或是別的鈍器把李謹的腦袋打得粉碎,肩胛以下也遭到暴虐,就連身上所穿皮甲的銅帶也被砸入肌體,看起來就好象對他懷有深仇大恨,非如此不足以泄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