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人物 大英雄(2 / 2)

真摯質樸——蘇昆生

蘇昆生,原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唱曲家周如鬆,河南固始人。與柳敬亭一樣,他同樣是一個民間藝人,技藝高超,社會地位低下,但有著鮮明的是非觀。在《桃花扇》中有這樣一段:“自出阮衙,便投妓院。做這美人的教習,不強似做那義子的幫閑麼”,正點明了蘇昆生的剛正不阿。蘇昆生是劇中另外一位值得讚揚的小人物。

首先,信守諾言。蘇昆生的形象的塑造自然離不開李香君,作為老師,蘇昆生對學生有著真誠的愛護之情,在李貞麗從良後,蘇昆生放心不下,常來探望,後又看香君鬱鬱病損,承擔起寄扇,找尋侯方域的囑托。而在《逢舟》一出中,蘇昆生被逃兵搶去驢子,推下河中,仍然信守著自己對香君的承諾,“淨立水中,頭頂包裹高叫介”,這包裹中裝著的正是侯李定情的扇子。在遇到侯方域時,蘇昆生終於將這扇子完好的交給侯方域。(生)啊呀!受此驚險。(問介)怎的不曾濕了扇兒?(淨作勢介)橫流沒肩,高擎書信,將蘭亭保全真本。(生拱介)為這把桃花扇,把性命都輕了,真可感也。的確,蘇昆生的這種行為的確是感人至深。

其次,見義勇為,古道熱腸。在侯方域等人被捕入獄後,蘇昆生孤身前往武昌,請求左良玉的援助。但因為沒有信物,求見無門,他在黃鶴樓上飲酒唱曲,意在引起注意,果然得見左良玉,為柳敬亭所指認,總算達到了此行之目的。與受人之托不同,這次的行為完全出自蘇昆生內心;而與李香君的師徒之誼不同,他與侯方域等複社文人並沒有很深的交情,他尚能如此,可見其品德之高尚,古道熱腸,俠肝義膽。這種品德在《截磯》中同樣得到體現。左良玉出師未捷身先死,其部下瞬間作鳥獸散,唯有蘇昆生留下。(淨呆介)你看他們竟自散去,單剩我蘇昆生一人……(設案點香燭,哭拜介)[哭相思]氣死英雄,人走盡,撇下了空船柩。俺是個招魂江邊友,沒處買一杯酒。且待他兒子奔喪回船,收斂停當,俺才好辭之而去,如今隻有耐性兒守著。相比部下的朝夕相處,蘇昆生與左良玉相識僅數天,但隻有他能為左良玉守屍,更突顯了蘇昆生寬厚與仗義。

蘇昆生與柳敬亭又有不同,他沒有柳敬亭身上那種飛揚的縱橫風采,在他的身上更多的是一種內斂的真摯。但蘇昆生也可以說是一個俠士,一個內斂而寬厚,質樸而真摯的俠士。

小結

孔尚任之所以正麵描寫這兩位民間藝人,把他們塑造成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的人物,並在他們身上賦予很多閃光的品質,這與作者對於儒生的失望有很大的關係。對比的手法在《桃花扇》中是一種極其常見的藝術手段,而蘇柳二人的存在正是在於與所謂治國之才——儒生進行對比,互相反襯,突顯出儒生的無能與懦弱,而突顯蘇柳的無畏與智慧。同時,對蘇柳的讚揚也反映了作者平等的民主思想,是戲曲文學史上的第一次。而柳敬亭與蘇昆生這兩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由於他們身上擁有的大智慧和高尚的品德,將永遠是中國戲曲史上閃光的一筆,被人們銘記。

雖是小人物,卻玩轉大江湖,用自己的真誠、無畏和智慧懲惡揚善。在報國之夢破滅後,揮一揮衣袖,徜徉於山水之間,悼念著深愛的土地。蘇昆生與柳敬亭,是當之無愧的大英雄。(作者單位:內蒙古師範大學)

參考文獻:

[1] 孔尚任.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4

[2] 蔣星煜.桃花扇研究與欣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 翁敏華.桃花扇選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