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奎山小小說鄉村世界的“美麗”與“哀愁”(1 / 3)

王奎山小小說鄉村世界的“美麗”與“哀愁”

文學評論

作者:薑金麗

摘 要:小小說這一路走來雖然篳路藍縷,但是仍然湧現出了大量的作家和作品。王奎山的鄉村風情係列小小說洋溢著質樸、自然、清新的芳香,給小小說界帶來了久違的野情野趣。王奎山是一名實實在在的的農民子弟,並且有在農村勞動鍛煉的人生經曆,因此他的作品多以農村題材為主,給我們展現了屬於他自己鄉土世界的那份獨有的“美麗”與“哀愁”。本文著重分析王奎山小小說鄉土世界的“美麗”與“哀愁”。它的美麗主要體現在鄉土世界的景與物、人與情上;而那份“哀愁”則一方麵表現為人性中本不該有的“膚淺”和“城府”,另一方麵表現為渺小個體在時代車輪之下的無處可逃和堅強生存。與此同時,樸素、自然、簡單的語言同樣為鄉土世界的這份“美麗”與“哀愁”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

關鍵詞:美麗;景與物;人與情;哀愁;語言

一、王奎山簡介

王奎山(1946—2012),出生於河南省確山縣。1981年開始發表小說,1987年創作小小說,已發表小說、散文、隨筆多篇,結集出版了《加爾各達草帽》、《王奎山小小說》、《偶然》等。曾獲《小說月報》百花獎,多次獲小小說選刊優秀作品獎、佳作獎,2003年獲首屆中國小小說金麻雀獎。代表作品:《紅繡鞋》、《藍圍巾》、《羽絨服》、《刨樹》、《水仙》、《鳳桃》、《一縷輕煙》、《雨中的玲》、《別情》等。

二、王奎山小小說創作

王奎山的小小說創作始於1987年,作品多為農村題材,其間洋溢著樸素、恬淡、濃鬱的生活基調,表現鄉村生活的原生態。在鄉村生活的原生態中,王奎山敏銳地捕捉他所熟悉的鄉村生活的風土與人情,感受鄉村人物命運裏蘊含的人生哲理和世事變遷。王奎山小小說中鄉村世界寫得情真意切,信手拈來,與他個人的人生經曆密切相關。

三、王奎山小小說鄉土世界的“美麗”

每位作家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特點,有的作家的作品滲透著深刻的哲理,讀罷掩卷讓人陷入深深的思索;有的作家的作品挖掘人性的深度,把人性中的假惡醜赤裸裸的展現在世人麵前,讀罷讓人久久不能平靜。而王奎山的作品給人怎樣的感受呢?“在風塵生垢的世界,我們用疲乏的眼睛所看見的一切,隻是空虛、疲憊。但有時會有一位真性情的人出世,稟著他純潔的心靈,張著天真的眼睛,在破爛不堪的世界裏發掘出最後的寶藏,發現這世界上原來還有嶄新的光明,他便是王奎山”。[1](P185)王奎山借助鄉村傳奇景與物、人與情的敘寫給我們展現了屬於他自己鄉土世界的那份獨有的“美麗”。

(一)王奎山小小說鄉土世界的景與物

作為敘寫農村題材的作品,如果作品中沒有家鄉的山水草木、牛羊馬群,則未免有些牽強。當王奎山把創作思路引向鄉村題材時,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無不在作品中出現,或為作品中人物服務,或為輔助情節向前發展,或交代環境,或表達象征。王奎山最熟悉的莫過於家鄉的景與物,也正是家鄉的景與物激發著王奎山的創作靈感,描繪出一幅幅鄉村生活的風俗畫,使作品洋溢著樸素、自然、清新、質樸的氣息,展現著鄉土世界的獨特“美麗”。

縱觀王奎山創作的小小說,家鄉的景與物是為人物的塑造和情節的發展作陪襯的。作品《冬天裏》開篇寫到:“冬天來了。冬天不是一下子來到的,而是一步一步走來的。先是上學的時候,路兩邊的枯草上麵都結了雪白的霜。然後是一天比一天冷,風刮到臉上像刀子割的一樣疼。然後就開始溫雪,也不刮風了,也不像過去那樣冷了。可是,突然一天傍晚,大風一刮,鵝毛大雪就刷刷地下起來了。”[2](P111)冬天如期而至,白雪緩慢而來,開篇對於大雪的描述是為東升和爺爺下“吊坯”捉狗獾作陪襯的。對於雪天東升和爺爺下“吊坯”捉狗獾其樂融融場景的描述,實則表現出王奎山對於遠逝的少年時代和田園生活的深情回眸和美好記憶。王奎山筆下對於驢子的描寫值得一提,“驢”在王奎山筆下不隻是一種為鄉村人民駕車勞作的動物,更是成為了鄉土生活的一種符號和象征。《驢子的歌》中如是寫道:“我有多年鄉村生活的經曆,對驢子可謂是了如指掌。如果要我用兩個字來形容驢子在我心中所引起的情感,那兩個字是溫暖。”[3](P177)王奎山作品中寫了具有不同特點的驢子,不管是任勞任怨,不計任何報酬的驢子;抑或是隻顧痛快,鬥一時之氣吃了大虧的驢子;又或是打麥場上由於欲望之火而鋌而走險最終得逞的驢子,毋庸置疑的折射出作家王奎山對自己所敘述的鄉土世界的熟知和不由言說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