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一聲”現象真的存在嗎?
藝術之窗
作者:張麗
摘 要:近年來,有關民族聲樂“千人一聲”這一說法的探討屢見不鮮:有的學者認為這是藝術界的常態;有的學者認為這確實是一種問題,且這種現象已經影響了中國民族聲樂的發展。究竟哪一種說法更可取,本文將從“千人一聲”這一說法的“合理性”與“片麵性”兩個方麵來歸納探討,並且指出這一說法關聯的本質問題是近年來作曲家創作的匱乏與單一。
關鍵詞:千人一聲;合理性;片麵性;創作的匱乏與單一
一、“千人一聲”說法的合理性
(一)一味模仿
趙振嶺於2004年03期發表在《人民音樂》期刊上的《對目前民族聲樂教學存在的幾點看法》一文中指出:近年來,我們有的聲樂教學丟掉了過去的一些優良傳統,隻講技術不講對優秀藝術如曲藝、表演等的繼承,聲樂教學變成了空洞乏味的練聲課,唱作品變了聽錄音的模仿秀,這是造成千人一麵的重要原因。
範繼紅的《關於民族唱法“千人一聲”之我見》(樂府新聲2004年01期),作者認為缺乏文化修養、不懂作品處理、完全照搬模仿別人,會導致千人一聲。
(二)媒體影響
徐靜冬的《民歌演唱“千人一腔”現象的理性思考》(聊城大學學報2005年03期)中指出聽眾、媒體、專家評委等的審美及評價導向使得許多歌者狂熱地“投其所好”導致了千人一聲;與此相類似的一個原因是商家的包裝和商業運作。許多演出公司和唱片公司,為適應市場的需要,他們花大力氣對歌手進行聲音包裝,於是出現了所謂“時尚的聲音”,並成為許多青年人競相仿效的“榜樣”。
範繼紅在《關於民族唱法“千人一聲”之我見》(樂府新聲2004年01期)中也指出了這一點問題:在電視歌手大獎賽中往往篇幅較長,難度較大的作品得分較高,於是歌手紛紛演唱這類作品,同一個比賽中曲目重複率特別大。媒體在推新歌、推新人時也沒有從風格多樣化這個角度出發,其中也參雜著一些商業化的運作手段。一些想出名成家的歌手,就緊跟形勢及媒體的導向。
(三)創作單一
趙振嶺於2004年03期發表在《人民音樂》期刊上的《對目前民族聲樂教學存在的幾點看法》一文中指出:近年來作曲家創作的歌曲手法雷同,缺乏必要的民間采風甚至缺乏民間氣質,優秀的民族歌劇也不多,這是造成千人一聲的又一原因。
範繼紅在《關於民族唱法“千人一聲”之我見》(樂府新聲2004年01期)中也指出,近來作曲家很少有采風的活動,歌曲創作越來越趨向於單一化、商業化。
(四)教與學的不足
徐靜冬的《民歌演唱“千人一腔”現象的理性思考》(聊城大學學報2005年03期)中認為在教育係統上,作者認為教師對“因材施教”的忽視也會導致千人一聲,足以可見一個作品儲備豐富,自身水平過硬的聲樂教師的重要性。
同樣,範繼紅在《關於民族唱法“千人一聲”之我見》(樂府新聲2004年01期)中指出從事聲樂教學的老師沒有能力給學生提供一些風格多樣化的歌曲讓學生進行選擇。因此,歌曲風格的單一也是演唱風格單一。
綜上可知,以上四種導致“千人一聲”說法的原因有異曲同工之妙。究其根源,都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聲樂學習者浮躁、急功近利的心理的反應。
二、“千人一聲”說法的片麵性
改革開放之前的宣傳媒介欠發達,大多數聲樂愛好者隻是聽廣播裏的歌唱,與現在五花八門的專業比賽節目相比,當時有知名度的歌唱家相對較少,人們所能聽到的歌曲也是有限的,再加上那一時期的風格鮮明、膾炙人口,且人們生活水平、消遣活動有限,自然容易出現紮根人民心中的歌唱家及其經典作品。所以一提起或聽到某位歌唱家,人們都容易想到他的作品,反之亦然。
然而改革開放以來,科技的進步、生活質量的提高,使各個音樂院校及社會學習音樂的人數日益劇增,但創作的聲樂作品供不應求,甚至在商業化的進程中導致創作浮躁化、功利化、單一化,經常同一首作品在同一個賽事被不同的人演唱,甚至幾年如一日,都是雷同的作品,聽起來自然有種千人一聲的感覺。但拋掉了時代和社會的因素,而過激地認為這就“千人一聲”的現象,顯然是片麵的。